马工程区域经济学全套课件.ppt(237页)

时间:2023-1-14 作者:791650988

煤化工工艺学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x(1035页)

第十二章 煤化工污染及防治,煤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第一章 绪论,煤化工的发展历程,煤化工的范畴,煤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第一章 绪论,煤化工的发展历程,煤化工的范畴,1.1煤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几个名词解释:油当量oil equivalent,

《马工程区域经济学全套课件.ppt(23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工程区域经济学全套课件.ppt(237页)(237页珍藏版)》请在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课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2018年3月,绪 论,绪论:,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区域概念及其类型,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区域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和功能区。,1.区域概念,2.区域类型,连续空间,离散空间,同质区域,功能区域,1、区域概念及其类型,第一节 主要内容,

2、一般指地理学意义上的连续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主要根据具体事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来描述空间属性。区域经济学在这种连续空间中所要解释的是价格和成本随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厂商区位选择和厂商市场规模的影响,研究这些经济规律的理论就是区位论。离散空间是具有一定边界且又互不重叠的均质空间,这些空间单元可以组成更大范围的空间单位,这些空间单元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区域经济学在这种空间中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同质区域是指那些在一种或几种属性方面具有同质性特征的地区组合在一起的区域。最典型的同质区域是主体功能区。在同质区域中,区域经济学主要解释区域

3、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在地区层面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称它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连续空间,离散空间,同质区域,第一节 主要内容,功能区域是根据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而划分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人口、商品、资本或信息的转移。如果界线范围内地区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大于与界线外地区间的空间作用强度,则这些界线内区域就是功能区域。常见的功能区域就是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在功能区域中,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区域外生要素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基本逻辑是经济聚集造就区位优势,区位优势促进

4、经济发展以及吸引产业转移,产 业转移又强化区位的聚集优势。包括在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经济功能上具有同质性或同一性特征,独立地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和区外的经济联系,都包含核心城市或城市体系。,功能区域,3.区域概念的理解,第一节 主要内容,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 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1.古典区位理论,2.新古典区位论,2、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主要内容

5、,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 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

6、济学理论框架。,3.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4.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第一节 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学起步很晚,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但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方面,逐渐趋向类同,这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 的表现。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平衡布局为主调整为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1.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学的萌芽时期,2.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90年前: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阶段,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