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教程(第二版)》课件第二版第五章.ppt

时间:2023-1-18 作者:791650988

《古代汉语(第二版)》课件第七单元.pptx

第七單元,通論語法知識,三,一,特殊代詞,或,莫,或,莫,是古代漢語特有的一類代詞,没有確定的指代對象,我們稱之爲無定代詞,或,是表肯定的無定代詞,意爲,有的,有人,某人,莫,是表否定的無定代詞,意爲,没有什麽,没有人,無定代詞在句中只能作,

《《法社会学教程(第二版)》课件第二版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社会学教程(第二版)》课件第二版第五章.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上搜索。

1、第五章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目 录,第一节我国法社会学的传播和初兴第二节我国法社会学的复苏和勃兴,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西方法社会学开始在中国传播,并一度成为流行的学术思潮。在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受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与诸多其他的社会科学一样,法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停滞,出现一个中断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总体上,法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传播和初兴阶段、中断和沉寂阶段以及复苏和勃兴阶段。,一、法社会学在我国的引入和传播,法社会学于19世纪90年代出现在西方,20世纪初便传入我国,二者之间的历史间隔并不长。这一时期,对西方法学的

2、研究具有浓厚的救国图强色彩。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几次大规模的、组织严密的民商事习惯调查在中国有条不紊地开展,以期为当时的国家立法提供参考,使立法贴近社情民意。,除了西方法社会学著作的译介、民间习惯法的调查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之外,法社会学在中国得以发展的另一个促动力是一批较为著名的大学相继创建了法科和社会学,这为法社会学的发展培养了人才。法律评论、法学季刊和 法学杂志,二、我国法社会学者的本土化探索,除了译介西方法社会学作品、述评西方法社会学家的思想观点之外,我国学者也开始了自身的法社会学探索,推出了一批法社会学研究成果。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我国学者开始用法社会学的研究路径来审视和

3、思考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学本身,用法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我国的法律问题。,张知本的社会法律学,该书于1931年由上海法学编译社出版。瞿同祖的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也是较早的作品之一,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吴经熊的 法律的三度论提出每一个法律规范的三个维度。严景耀的 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法社会学问题的代表之作,在犯罪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犯罪是文化的一个侧面,且随文化的变化而“异变”。严景耀特别指出,依据集体一般文化出现的犯罪,既不是一个离体的脓疮,也不是一个寄生的肿瘤;毋宁说,它是一个“有机体”,是“文化的产物”。,第二节我国法社会学的复

4、苏和勃兴,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经过院系“调整”,在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学学科被取消,法学学科也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减甚至停办,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陷入沉寂,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中断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的结束、拨乱反正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社会科学的复苏提供了契机。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开始有学者提“法社会学”的研究和重建问题,由此法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复苏和重新发展的历史阶段。,一、法社会学在我国的复苏,1987年,陈明华在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上发表 法社会学刍议,呼吁应该尽快建立我国的法社会学,强调“大力开展法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社会学。

5、,1987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首次法律社会学理论讨论会,会后出版了以法律社会学为书名的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这标志着法律社会学研究的真正起步。除了举办学术研讨会之外,设立法社会学研究机构、开展法社会学的课题研究等都是法社会学在中国复苏的表征。,1988年10月,全国第二次法律社会学理论讨论会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这一时期主要讨论了法律社会学学科名称及归属、法律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法律社会学在我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在我国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及西方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状况。,二、法社会学在我国的勃兴,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法社会学进入

6、了一个持续发展期并出现了勃兴之势,这体现在一些大学的学科规划逐渐重视法社会学。这一时期,我国法律体系的变革不仅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诸多中国法社会学者投入到法律与社会的研究当中,积极担负起建立我国自己独特的法社会学传统的任务。,(一)教材、丛书和译作的出版,译介法律社会学著作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版。诺内特等: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英阿蒂亚:法律与现代社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教材和研究性著作:王子琳主编的法律社会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赵震江主编的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马新福法律社会学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二)学术交流的增进,这一时期,国内和国际性的法社会学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