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热点题型:解析几何(含答案)

时间:2020-4-15 作者:791650988

备注:以下内容仅显示部分,需完整版请下载!

解析几何

热点一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求离心率、准线、双曲线的渐近线是常考题型.

例1(1)已知双曲线a2(x2)b2(y2)1(a0,b0)的一个焦点为F(20),且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x2)2y23相切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9(x2)13(y2)1   B.13(x2)9(y2)1

C.3(x2)y21   D.x23(y2)1

(2)若点M(21),C是椭圆16(x2)7(y2)1的右焦点A是椭圆的动点|AM||AC|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已知椭圆a2(x2)b2(y2)1(ab0)与抛物线y22px(p0)有相同的焦点FPQ是椭圆与抛物线的交点若直线PQ经过焦点F则椭圆a2(x2)b2(y2)1(ab0)的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1)D(2)8(3)1

解析(1)双曲线a2(x2)b2(y2)1的一个焦点为F(2,0),

a2b24,①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a(b)x

由题意得a2+b2(2b),②

联立①②解得ba1,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23(y2)1,D.

(2)设点B为椭圆的左焦点M(2,1)在椭圆内那么|BM||AM||AC|≥|AB||AC|2a所以|AM||AC|≥2a|BM|,a4,|BM|所以(|AM||AC|)最小8.

 

(3)因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0(p),设椭圆另一焦点为E.如图所示x2(p)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p又因为PQ经过焦点F所以P,p(p)PFOF.

以|PE|+p2(p)p

|PF|p,|EF|p.

2app,2cpe2a(2c)1.

 

类题通法(1)椭圆和双曲线中,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联系在一起,可以把曲线上的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也可以结合三角形的知识,求出曲线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在抛物线中利用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其到相应准线的距离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有关的最值问题.

(2)求解与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有关的问题关键是建立圆锥曲线方程中各个系数之间的关系或者求出圆锥曲线方程中的各个系数再根据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通过代数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对点训练已知椭圆4(x2)2(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1且倾斜角为45°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以下结论:①△ABF2的周长为8原点到l的距离为1③|AB|3(8).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答案A

由椭圆的定义|AF1||AF2|4,|BF1||BF2|4|AF1||BF1||AB|,所以ABF2的周长为|AB||AF2||BF2|8,正确;由条件F1(,0),因为过F1且倾斜角为45°的直线l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则原点到l的距离d2(2|)1,正确;③设A(x1y1),B(x2y2),=1,(y2)3x24x0,解得x10,x2=-3(2),所以|AB|·|x1x2|3(8),正确.故选A.

热点二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定点、定值问题一般涉及曲线过定点、与曲线上的动点有关的定值问题以及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弦长、面积、横()坐标等的定值问题.

【例2已知椭圆Ca2(x2)b2(y2)1(ab0)的离心率为2(2),(2,)C.

(1)C的方程;

(2)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1) 由题意有a(a2-b2)2(2),a2(4)b2(2)1,

解得a28,b24.

所以C的方程为8(x2)4(y2)1.

(2)证明 设直线lykxb(k≠0,b≠0),

A(x1y1),B(x2y2),M(xMyM).

ykxb代入8(x2)4(y2)1

(2k21)x24kbx2b280.

xM2(x1+x2)2k2+1(-2kb),yMk·xMb2k2+1(b).

于是直线OM的斜率kOMxM(yM)=-2k(1),

kOM·k=-2(1).

所以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类题通法】解答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研究特殊情形从问题的特殊情形出发得到目标关系所要探求的定点、定值.

第二步:探究一般情况.探究一般情形下的目标结论.

第三步:下结论综合上面两种情况定结论.

对点训练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F(10),O为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C上异于O的两点.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直线OAOB的斜率之积为-2(1),求证:直线ABx轴上一定点.

(1) 因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坐标为(10),所以2(p)1,所以p2.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2)证明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A,t(t2),B,-t(t2).因为直线OAOB的斜率之积为-2(1),

所以4(t2)·4(t2)=-2(1),化简得t232.

所以A(8,t),B(8,t),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8.

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bA(xAyA),B(xByB),联立得y=kx+b,(y2=4x,)化简得ky24y4b0.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AyBk(4b),因为直线OAOB的斜率之积为-2(1),所以xA(yA)·xB(yB)=-2(1),xAxB2yAyB0.A(2)A()·B(2)B()2yAyB0,解得yAyB0(舍去)yAyB=-32.

所以yAyBk(4b)=-32,b=-8k所以ykx8k

yk(x8).

综上所述直线AB过定点(80).

热点三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涉及距离、面积的最值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二是求直线或圆锥曲线中几何元素的最值以及这些元素存在最值时求解与之有关的一些问题.

【例3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椭圆Ca2(x2)b2(y2)1(a>b>0)的离心率是2(3),抛物线Ex22y的焦点FC的一个顶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PE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E在点P处的切线lC交于不同的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D.直线OD与过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M.

求证:点M在定直线上;

直线ly轴交于点GPFG的面积为S1,△PDM的面积为S2S2(S1)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1) 由题意知a(a2-b2)2(3),可得a24b2

因为抛物线E的焦点F2(1),所以b2(1),a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x24y21.

(2)①证明 设P2(m2)(m>0),x22y可得yx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m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y2(m2)m(xm).

ymx2(m2).

A(x1y1),B(x2y2),D(x0y0).

联立方程,(m2)

(4m21)x24m3xm410.

Δ>0,0<m<(0<m2<2>+).(*)

x1x24m2+1(4m3),因此x04m2+1(2m3),将其代入ymx2(m2),y02(4m2+1)(-m2),因为x0(y0)=-4m(1).

所以直线OD方程为y=-4m(1)x

联立方程x=m,(x,)得点M的纵坐标yM=-4(1),

所以点M在定直线y=-4(1).

知直线l的方程为ymx2(m2),

x0,y=-2(m2),所以G2(m2),

P2(m2),F2(1),D2(4m2+1)(-m2),

所以S12(1)·|GF|·m4((m2+1)m),

S22(1)·|PM|·|mx0|2(1)×4(2m2+1)×4m2+1(2m3+m)8(4m2+1)(m(2m2+1)2).所以S2(S1)(2m2+1)2(2(4m2+1)(m2+1)).

t2m21,S2(S1)t2((2t-1)(t+1))t2(2t2+t-1)=-t2(1)t(1)2,t(1)2(1),

t2,S2(S1)取到最大值4(9),

此时m2(2),满足(*)所以P点坐标为4(1).

因此S2(S1)的最大值为4(9),此时点P的坐标为4(1).

类题通法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解决方法一般分两种:一是代数法,从代数的角度考虑,通过建立函数、不等式等模型,利用二次函数法和基本不等式法、换元法、导数法、或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利用隐含或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等方法求最值、范围;二是几何法,从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角度考虑,根据圆锥曲线几何意义求最值.

对点训练如图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抛物线上的点Ay轴的距离等于|AF|1.

(1)p的值;

(2)若直线AF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Bx轴平行的直线和过FAB垂直的直线交于点NANx轴交于点MM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意可得抛物线上点A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点A到直线x=-1的距离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2(p)1,p2.

(2)(1)抛物线方程为y24xF(10),

可设A(t22t),t≠0t≠±1.

因为AF不垂直于y可设直线AFxsy1(s≠0),x=sy+1(y2=4x,)消去xy24sy40.

y1y2=-4,所以Bt(2).

又直线AB的斜率为t2-1(2t),

故直线FN的斜率为-2t(t2-1),

从而得直线FNy=-2t(t2-1)(x1),直线BNy=-t(2).

所以Nt(2).

M(m0),AMN三点共线得t2-m(2t)t2-1(t2+3),

于是mt2-1(2t2),所以m0m2.

经检验m0m2满足题意.

综上M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2,∞).

热点四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

圆锥曲线的探索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点是否存在;(2)探索曲线是否存在;(3)探索命题是否成立.涉及这类命题的求解主要是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例4】已知椭圆C9x2y2m2(m0),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

(1)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2)l过点,m(m),延长线段OMC交于点P四边形OAPB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此时l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

(1)证明 设直线lykxb(k≠0,b≠0),

A(x1y1),B(x2y2),M(xMyM).

ykxb代入9x2y2m2(k29)x22kbxb2m20,xM2(x1+x2)k2+9(-kb),yMkxMbk2+9(9b).

于是直线OM的斜率kOMxM(yM)=-k(9),kOM·k=-9.

所以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2)解 四边形OAPB能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直线l过点,m(m),所以l不过原点且与C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k0,k≠3.

(1)OM的方程为y=-k(9)x.

设点P的横坐标为xP

9×2+y2=m2(x,)xP(2)9k2+81(k2m2),xPk2+9(±km).

将点,m(m)的坐标代入l的方程得b3(m(3-k)),因此xM3(k2+9)(k(k-3)m).

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AB与线段OP互相平分xP2xM.

于是k2+9(±km)2×3(k2+9)(k(k-3)m),

解得k14k24.

因为ki0,ki≠3i12所以当l的斜率为44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

类题通法(1)探索性问题通常采用肯定顺推法”,将不确定性问题明朗化.其步骤为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2)反证法与验证法也是求解探索性问题常用的方法.

对点训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过点C(20)的直线与抛物线y24x相交于AB两点A(x1y1),B(x2y2).

(1)求证:y1y2为定值;

(2)是否存在平行于y轴的定直线被以AC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为定值?如果存在求出该直线方程和弦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1)证明 法一 当直线AB垂直于x轴时

y12,y2=-2.

因此y1y2=-8(定值).

当直线AB不垂直于x轴时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2),

y2=4x,(y=k(x-2),)ky24y8k0.

y1y2=-8.

因此有y1y2=-8为定值.

法二 设直线AB的方程为myx2,

y2=4x,(my=x-2,)y24my80.

y1y2=-8.因此有y1y2=-8为定值.

(2) 设存在直线lxa满足条件,

AC的中点E2(y1),

|AC|1(2)1(2).

因此以AC为直径的圆的半径

r2(1)|AC|2(1)1(2)1(2)2(1)1(2)+4(2),

又点E到直线xa的距离d-a(x1+2)

故所截弦长为

221(2)2(x1+2)

1(2)+4-(x1+2-2a)2(2)

.

1a0,a1弦长为定值2,这时直线方程为x=1.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