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1-10-19 作者:791650988

部编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运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2、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3、生物的七个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注意:病毒也是生物)(注:珊瑚虫是生物,珊瑚、珊瑚礁、机器人、钟乳石、烤熟的鱼都不是生物)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随机抽样)。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3、生物的归类方法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4、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变量:对照实验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保护色,拟态,警戒色。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蚯蚓松土。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地衣能生活在岩石上面,同时能产生有机酸,使岩石化成土壤)。10、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2)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食物链与食物网(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3)食物链的书写规则:①起点一定是生产者;②一条食物链可存在多个消费者,其中最高级消费者为食物链终点;③箭头一定从被吃者指向吃者④食物链中不能写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积累则逐渐增多(富集)。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1)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生态系统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4、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5、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湿地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6、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相关联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物像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像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3.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观察任何标本都要养成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的习惯,不能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易于发现目标和确定检查的位置。5.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6.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同一标本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有差异,当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物像大、数量少、视野暗;而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物像小、数量多、视野亮。7.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8.气泡和水泡的区别:气泡在显微镜下,呈四周是黑边,中间空白而且亮。水泡是四周亮中间黑。9.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10.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该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11.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12.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向一个方向擦拭。第二节植物细胞1.显微镜下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上述三种玻片都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2.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放、展、盖、染、吸。擦——擦拭干净玻片,滴——滴一滴清水(植物细胞)或生理盐水(动物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取——从生物体上取下观察材料,放——把观察材料放在载玻片上,展——把观察材料展平,不重叠,便于观察,盖——盖上盖玻片,应避免产生气泡,染——滴稀碘液染色,吸——用吸水纸从玻片另一侧吸碘液使染色均匀。3.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4.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越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5.植物细胞最外面是一层较薄的壁,叫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叫做细胞膜。植物细胞都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被称为细胞质。6.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第三节动物细胞1.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擦、滴、取、放、涂、盖、染、吸。生理盐水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但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通常也没有液泡。3.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病毒除外),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可以认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水、氧和无机盐等简单的物质,这类物质一般不含碳,统称为无机物;另一类分子较大,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复杂的物质,一般含有碳,统称为有机物。2.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提供我们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4.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热能。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当蜡烛被点燃时,蜡烛中的化学能就转变成光能和热能。5.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6.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受精卵。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7.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中有一种叫做DNA(脱氧核糖核酸)的遗传物质,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8.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2.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2.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3.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4.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如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5.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6.人体有八大系统。它们分别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这些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通常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2.由不分化的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构成不同器官的组织有所不同,如番茄果实中营养组织多,茎中以输导组织为主。3.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茎、叶柄、叶片、花柄、果皮、种皮等处都,有机械组织。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细胞壁增厚。机械组织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生物圈中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2.观察草履虫时,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因为表层含氧气丰富,草履虫数量多。将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3.草履虫的外形略像倒置的草鞋,

部编初中生物会考常考知识点汇总

部编初中生物会考常考知识点汇总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3、动物体的组成

它们碰到阻碍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前进,直到避开阻挡物。可见,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单细胞生物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可以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等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草履虫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5.草履虫能够吞食细菌,对污水净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单细胞生物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会危害人类健康。6.当水体中氮、磷过量,常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和其他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叫做赤潮。某些藻类在淡水中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现象叫做水华。它们的主要危害是水中缺少游离氧,毒素过多,水质变坏,危害渔业。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2.藻类植物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衣藻和水绵,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海带和紫菜,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3.对单细胞藻类来说,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4.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5.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满足水中生物呼吸的需要,还可以扩散到大气中,补充大气圈中的氧气。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水中的植食性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以供人类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6.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7.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8.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9.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10.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以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生活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等等。11.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1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主要是依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第二节种子植物1.虽然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有的种子还有胚乳。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2.注:玉米的果皮很薄,与种皮紧贴在一起,因此严格地说是果实。3.种子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等产生的孢子强得多,寿命也长得多。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待气候适宜时再萌发。可见,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4.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种子是裸露着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6.松的球果不是果实,那一片片木质的结构是鳞片,种子就裸露在鳞片之间的缝隙中。7.被子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种器官。8.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够畅通无阻;它们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正是因为被子植物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们能成为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类群。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种子的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又需要自身条件。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2.研究种子的萌发采用对照实验。3.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成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4.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是指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侧芽是指着生在主干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4.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5.叶芽的结构:幼叶、芽轴、芽原基。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6.树干断面上的同心圆花纹就是年轮。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7.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8.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9.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10.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11.有些无机盐的需要量十分微小,但它们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第三节开花和结果1.一朵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组成的。2.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3.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植物传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叫做自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叫做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4.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5.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称为果实。如果雄蕊损坏,没有传粉和受精,仍有果实形成,但不会产生种子,如果雌蕊损坏,就不会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外面的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6.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7.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先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倾撒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2.导管是水分和无机盐在根、茎、叶中的运输结构,属于输导组织。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4.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称为上表皮与下表皮。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5.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6.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7.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天竺葵的实验(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2)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3)脱色: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便于观察。(4)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现象: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分析: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3.叶绿体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出绿色。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4.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5.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直至整个植物体。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植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杂食动物则兼而食之,人类属于杂食动物。7.绿色植物既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水和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5.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密植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3.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4.在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弱是有差别的。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影响着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5.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6.有的措施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例如,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均森林面积少,利用不够合理,草原过度放牧出现退化、沙漠化现象,等等。3.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