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20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20-7-2 作者:791650988

2019-2020年春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答案)

2019-2020年春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答案),八年级下语文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2020 年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 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

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世界瞩目,故事精彩纷呈, 引来了世界的热切赞许。然而,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也难免会遇到一些误解 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变得更加重要。相信,我们有本 事做好中国的事情,也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然而,讲事实能说服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讲 好中国故事的内在逻辑与思想理论。在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看 来,一些人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误预言中国经济,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西方的思 考方式解答“中国谜题”。因而,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观察家不仅关注中国发展的奇迹, 更关注奇迹背后的中国理论。这就更加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 化、发思想之先声,为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作出贡献。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 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自己最有发言 权。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 地。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 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历史经验表明,不熟悉本国国情而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如同削足适履,解释力必然不 足。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中国国情构成中国理论最深厚的基础、最充分的根 据。每一位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讲述好,把中国精 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并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 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 国方案,需要我们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 新实践。这样一来,才能让世界既看到“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 作贡献的中国”,又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 者,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而应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深刻解读新中国 70 年巨变中 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辉煌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 势,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袁舒婕)

1.根据文章,下列不属于要“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故事精彩纷呈,但我们在走近世界中央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误解甚至曲解。

B.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观察家不仅关注中国发展的奇迹,更关注这背后的中国理论。

 C.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较小,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D.理论工作者们需要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参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以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话题,自然而有指向性。

B.文章引用《金融时报》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观点,意在引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背景和意义。

C.文章围绕着“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这一论题,在论证这样做的原因的同时还渗透了做法。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结尾不仅重申了观点,而且还提出了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基于讲事实能说服人,但讲道理才能影响人的认知,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 也需要讲好其内在逻辑与思想理论,使其作用更大。

B.在宣讲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时,我们以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讨为指向,努力提炼出中国理论的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理解的新概念。

C.每一位理论工作者们只有深入了解我们的历史,才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讲好;准确把握我们的文化,就能提出独创性的理论。

D.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把中国实践总结好,需要我们概括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贡献中国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接受人民网专访,就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应当如何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 分享。

R:过去一段时间,网友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讨论很多。您认为,新技术将给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带来哪些影响?

L: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核心,是对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技术的全面优化和深化。在计算技术已经深度渗透的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将赋予“计算”一词以全新的意义;在 计算技术尚未占领的新地带,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会带来前所未见的影响与冲击。以  5G、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大数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被实时数据化,必将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创新业态潜力。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控制科技的进步,会大量替代高阶劳动,进一步释放闲暇时间,为人类自我实现提供新的平台。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为代表的未来科技,或将智识与情感数据化,在“他者”的创造中教会人类更深邃地理解自己。

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产生变革性影响,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当然包括对大学的功能特别是其根本职能——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R:您刚刚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大学人才培养会产生深远影响。您觉得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来说,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L:首先,要应对知识更新速度带来的挑战。科技发展的摩尔定律使知识更新速度已 经超出大学知识传授体系更新的极限速度。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计算力爆炸,进一步加 剧了这种差距。大学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滞后于实际的科技发展需求已成为无法避免、不可 逆转的新常态。面对这样的新常态,就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

其次,要应对学科体系变化带来的挑战。人工智能、5G   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技术 的“赋能万物”特性,既为各个领域研究能力跨越式提升提供了更高效的技术工具,也进一步加剧了未来学科体系的交叉、融合与新生。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更加 多元的需求,培养学生更具兼容性的知识体系,我国的大学专业学科设置正不断从精细划 分向大平台宽口径转变,但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学科融合趋势相比,我国当前的学科 设置仍有很大的改革布局空间。

长远来看,未来的学科布局设置与当前相比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未雨绸缪、与时俱进地规划更加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的专业设置,是培养适应面向未来事业需求 人才的重要支撑。

第三,要应对科学伦理问题带来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风险,其背后还有许多新出现的科学伦理问题。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一 方面,它可帮助公安部门迅速追溯、追踪案情,将犯罪分子尽快缉拿归案,还社会以正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对个人隐私也造成了新的威胁。越是先进的技术,在被不当使用时对社会的威胁也越大。

大学生终究是要融入社会的,学校的职责不仅是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使命与价值,让他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所学科学技术背后的使命 与价值,这就需要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正确的价值导向引 领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上,就是要加强融合人文科学、社会 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建设,将责任教育、伦理教育与美学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R: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面对新技术新挑战, 就人才培养方面,您认为高校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L:面对新技术新挑战,就人才培养的方面,我们要更加坚定自信,更加重视质量,更加突出贡献,强调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关注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落实价值引领,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学校要强调以“价值引领”为核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改革,加强学生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要大力推进课程 的“挤水铸金”,同时要加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第二,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德才兼备教师队伍。强化对导师的思想政治引领,将对导 师的师德师风与学术道德要求贯穿于选聘、晋升、考核等各个环节。加强人才的引育并举。

第三,加强科研创新,要鼓励学生在科研上永攀高峰。要开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所创造的知识能够造福于人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使中国的文化能够更多的影响世界。

第四,加强就业引导,倡导学生与祖国同行、与强国共进。召开就业引导大会,鼓励 学生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推进高水平学术就业,倡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进程之中。

(选自 2020 年 5 月 23 日 R-教育频道,有删改)

4.下列对访谈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技术的全面优化和深化,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核心,它正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产生变革性影响。

B.以   5G、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大数据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整个产业链、供应链、 价值链被实时数据化,已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创新业态潜力。

C.新一轮科技革命会对大学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应对知识更新的速度、学科体系变化和科学伦理问题带来的挑战三个方面。

 

D.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是大学加强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建设,将责任、伦理与美学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具体举措。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计算力爆炸导致知识更新速度远超大学知识传授体系更新的极限速度,大学传授的知识滞后于实际的科技发展需求已成新常态。

B.文章列举人脸识别技术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风险和许许多多新出现的科学伦理问题。

C.高校面对新技术新挑战,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加坚定自信,更加重视质量,要强调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关注学生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问题。

D.高校召开就业引导大会,可以借此鼓励学生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推进高水平学术就业,倡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进程中。

6.在这次访谈中,林忠钦院士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几段阐述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6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水心    王鼎钧

你为什么说,人是一个月亮,每天尽心竭力想画成一个圆,无奈天不由人,立即又缺了一个边儿?

你能说出这句话来,除了智慧,必定还得加上了不起的沧桑阅历。我敢预料这句话将要流传下去,成为格言。

多年以来,我完全不知道你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境况,从你这句话里,我有一些感触和领悟。我从水成岩的皱折里想见千百年惊涛拍岸。

哦,皱折,年轮;年轮,画不圆的圈圈;带缺的圆,月亮;月亮,磨损了的古币;古币,模糊而又沉重的往事。三十九年往事知多少,有多少是可与人言的呢,中天明月,万古千秋,被流星陨石撞出多少伤痕,人们还不是只看见她的从容光洁?我们只有默诵自己 用血写成的经文,天知地知,不求任何人的了解。

你提起故乡。你问我归期。这个问题教我怎样答覆你呢?你怎能了解我念的经文呢。 没有故乡,哪有归期,三十九年来故乡只在柳条细、柳条长的歌词里。……我们在祖国大 地上流亡,一路唱“哪里有我们的家乡”,唱“我们再也无从流浪也无处逃亡”,唱得浪 浪漫漫雄雄壮壮,竟唱出源源不竭的勇气来。那时候,我们都知道,祖国的幅员和青天同

 

其辽阔,我们的草鞋势不能踏遍,我们也知道,青山老屋高堂白发也都在那儿等待游子。 但是而今,我这样的人竟是真的没有家乡也没有流浪的余地了,旧曲重听,竟是只有悲伤,不免恐惧!

你说还乡,是的,还乡,为了努力画成一个圆。还乡,我在梦中做过一千次,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楼蹒跚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柳林全飘着黑亮的细丝,有似秀发……

但是,后来,做梦回家,梦中找不到回家的巷路,一进城门就陷入迷宫,任你流泪流汗也不能脱身。梦醒了,仔细想想,也果然紊乱了巷弄。我知道我离家太久了、太久了。

不要瞒我,我知道,我早已知道,故乡已没有一间老屋(可是为什么?)没有一棵老 树(为什么?)没有一座老坟(为什么?)老成凋谢,访旧为鬼。如环如带的城墙,容得 下一群孩子在上面追逐玩耍的,也早已夷为平地。光天化日,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 是我从未见过的地方。故乡只在传说里,只在心上纸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

你闭目不看见最清楚……光天化日,只要我走近它,睁开眼,轰的一声,我的故乡就粉碎 了,那称为记忆的底片,就曝光成为白版,麻醉消褪,新的痛楚占领神经,那时,我才是 真的成为没有故乡的人了。

“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这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 乡?还不是由一个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四十四年, 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它失落了它四十四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 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

昨夜,我唤着故乡的名字,像呼唤一个失踪的孩子:你在哪里?故乡啊,使我刻骨铭 心的故乡,使我捶胸顿足的故乡啊!故乡,我要跪下去亲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象和乡 愁装饰过雕琢过的艺术品,你是我对大地的初恋,注定了终生要为你魂牵梦绕,但是不能 希望再有结局。

我已经为了身在异乡、思念故乡而饱受责难,不能为了回到故乡、怀念异乡再受责难。

那夜,我反覆诵念多年前读过的两句诗:“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溪赴海料无还!”好 沉重的诗句,我费尽全身力气才把它字字读完,只要读一遍,就是用尽我毕生的岁月,也

不能把它忘记。

中秋之夜,我们一群中国人聚集了,看美国月亮,谈自己的老家,我说,我们只有国,

没有家,我们只有居所,只有通信地址!举座愀然,猛灌茅台。

月色如水,再默念几遍“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溪赴海料无还”,任月光伐毛洗髓,想

我那喜欢在新铺的水泥地上踩一个脚印的少年,我那决心把一棵树修剪成某种姿容的青 年,我那坐在教堂里构思无神论讲义的中年,以及坐待后院长满野草的老年。

想我看过的瀑布河源。想那山势无情,流水无主,推着挤着践踏着急忙行去,那进了 河流的,就是河水了,那进了湖泊的,就是湖水了,那进了大江的,就是江水了,那蒸发

 

成气的,就是雨水、露水了。我只是天地间的一瓢水!

我是异乡养大的孤儿,我怀念故乡,但是感激我居过住过的每一个地方。啊,故乡,

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从异乡演变而来,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涧溪赴海料无 还!可是月魄在天终不死,如果我们能在异乡创造价值,则形灭神存,功不唐捐,故乡有 一天也会分享的吧。

啊,故乡!

选自王鼎钧《一方阳光》

【注】王鼎钧(1925—),散文家,山东兰陵人,1949    年去台湾,1978    年移居美国。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标题是“水心”,开篇却先写“月亮”,直到结尾部分才形象地写出“水心” 的含义,其实“水”“月”都是游子情怀的寄托。

B.文章把“带缺的月亮”比喻为“磨损了的古币”,意在形象表明月亮与古币一样古老,一样从容光洁,一样模糊了沧桑的历史记忆。

C.作者在描绘还乡梦时写到“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危楼蹒跚迎我”等句,以不合理的想象展现梦境,同时表达游子的深情。

D.文章形散神聚,散的是关于故乡、关于回乡的种种遥想;聚的是作者对故乡绵延 不断的情思:盼归乡,怕归乡,不归乡,报故乡。

8.作者在文中主要使用“你”“我”两个人称抒写情怀,试举例说明两个人称各自有怎 样的抒情效果。(6 分)

答:     

9.“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溪赴海料无还”两句诗在文中出现三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次引用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不同。(6    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三就礼.部.试.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

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咸丰初,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亮 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属白事, 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同治初,英人阴助帕夏, 欲令别立为国,用捍蔽俄。俄以数扰边境,遽引兵逐回,取伊犁。光绪初,宗棠既平关陇, 将出关,论者多言自高宗定新疆,岁糜数百万,此漏卮也。今至竭天下力赡西军,无以待

 

不虞,尤失计。宜徇英人议,许帕夏自立为国称藩。宗棠力争,军机大臣文祥独善宗棠议, 遂决策出塞。令曰:“回部为酋驱迫,厌乱久矣。大军所至,勿淫掠,勿残杀。王者之师 如时雨,此其时也。”三年三月,合罗长祜等军收吐鲁番,帕夏饮药死。国家承平久,武 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 外国乃稍稍传说之。适库伦大臣上言西事宜画定疆界,而廷臣亦谓西征费钜,可休兵。宗

棠叹曰:“今时有可乘,乃为画地缩守之策乎?”抗疏争之,上以为然。大军还定南疆,宗棠露.布.以闻。崇厚欲遽与俄勘界定约,宗棠奏曰:“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 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

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6月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6月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三语文6月模拟试题,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一中学,莲山课件.

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 宗棠舆.榇.发肃州。明年,和议成,交还伊犁。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 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借贷外国。出塞凡二十月,而新 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 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孱弱使屯垦,

然后人服其老谋。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 敢不勉旃

B.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 敢不勉旃

C.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 敢不勉旃

D.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 敢不勉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部试”是指明清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即“会试”, 由于在秋天举行,又叫做“秋闱”。

B.“露布”在古代多指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左宗棠挥军平定 南疆,以此来向朝廷传递军事捷报。

C.“舆榇”意思是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左宗棠用车子载着棺材奔赴前 线,表达不收复失地不罢休的决心。

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 荒地的制度。分军屯、民屯和商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宗棠早有能名,颇受倚重。湖南巡抚曾邀请他出山辅佐。后来骆秉章对他的信赖使他遭受嫉妒,但名望也随之升高。

B.左宗堂颇有远见,力排众议。收复新疆前,朝臣们都说此举劳民伤财,应让帕夏立国称藩,只有左宗棠坚持出兵收复。

C.左宗棠心系国土,维护国体。平定帕夏前海外各国自负强大,认为中国军事实力弱,左宗棠以西征大捷改变这种偏见。

D.左宗棠眼光独到,兴利除弊。鉴于屯兵制的弊病,主张发展屯田,兵农分开,以精壮之人为兵丁,让老弱之人去屯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至竭天下力赡西军,无以待不虞,尤失计。(5     分)

译文:     

(2)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14~15 题。

折桂令·酸斋学士①席上

张可久

岸风吹裂江云,迸一缕斜阳,照我离樽。倚徙②西楼,留连北海,断送东君。传酒令

金杯玉笋,傲诗坛羽扇纶巾。惊起波神,唤醒梅魂。翠袖佳人,白雪阳春③。

【注释】①酸斋学士:贯云石,号酸斋,元代散曲家。②倚徙:流连徘徊。③白雪阳 春:古代楚地的歌曲名,风格高雅。

14.下列对全曲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贯云石安排诗酒歌舞为友送行,令佳人唱曲,美人捧金杯传酒令,将当时的文士风流表现得十分传神。

B.“倚徙西楼”三句,写出作者在酸斋学士处流连终日,徘徊留恋不舍离去,巧妙体现二人的深厚情谊。

C.作品长于用典,以“羽扇纶巾”“白雪阳春”入曲,语言简洁,表意含蓄,可见作者文学造诣之深厚。

D.作品直接抒写离愁别绪,同时还融入其他丰富的情感;善于运用词家手法作曲,情景相融,别具一格。

15.后人评价此曲在风格上颇为清秀有力,很有“清劲”之风。请结合前三句,对此作简

 

要赏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动人的诗作如何写成?诗人可以通过动作细节,揭示内心的苦闷,李白的《行 路难》中“    ,    ” 两句就是如此;也可以用典型意象抒写深情厚谊,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    ”一句就借月寄托了相思。

(2)平常的生活是诗意的源泉。苏轼泛舟江上时,见江月永恒,而感叹个体生命的 短暂和渺小:“    ,    。”夜游承天寺时,见庭中月明, 不禁 慨叹,明月竹柏常见,“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中国小说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开始,再到后来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

话.本.,拟话本,文.言.章.回.小.说.的出现,小说作为一种文学题材,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 发展历史。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甚至历史 事件也会在这种文学样式中得到反映与体现。到了近代,小说的社会价值逐渐被深刻挖掘,

    ① 是作为改良派的梁启超, ② 作为左翼文学家的鲁迅, ③ 看到了小说作为一 种文体对于当时的社会价值。 ④ ,可以看到,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 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仅是人们消闲的工具, ⑤ 越来越成为既能反映社会现实, 又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甚至可以看到历史事件在这种文学样式中的反映与体现。

B.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甚至历史事件也会在这种文学样式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C.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甚至可以看到历史事件在这种文学样式中的反映与体现。

D.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甚至历史事件也会在这种文学样式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①不仅 ②而且 ③仅 ④所以 ⑤反而 B.①无论 ②还是 ③都 ④因此  ⑤而且 C.①或者 ②或者 ③仅 ④而且 ⑤反而 D.①既然   ②还有   ③都   ④于是   ⑤而且

19.下列是对文中加点的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读,其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0.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4 分)

热心复古的人,开口闭口都是说“现在”的境象若何黑暗,若何卑污,罪恶若何深重,祸患若何剧烈。要晓得“现在”的境象倘若真是这样黑暗,这样卑污,罪恶这样深重,祸患这样剧烈,也都是 ① ,断断不是“现在”造的;全归咎于“现在”,是断断不能受的。要想改变他, ② ,不当努力以回复“过去”。

——节选自李大钊散文《今》

(2)在文段结尾处补写一个比喻句,以强调语段的观点。(24   字以内)(2    分)

答:     

21.阅读下面对话,根据语境,按照要求,写出得体的句子。(5      分)

情商高的人都比较“会说话”,与人交流为了避免把天“聊死”有几个小技巧。

(1)不要随意比较。

男:今晚一起吃饭怎么样?

女:不了,我想吃外婆做的排骨炖豆角儿了。

(不佳)男:你外婆做的菜哪有外面的好吃!

女:你自己去吃好吃的吧,再见!

(得体)男:    。(一句,15 字内,2 分)

女:好啊!

答:     

(2)不要轻易否定。

 

儿:妈妈,我暑假不想参加补习了,学校有一个科技夏令营挺好的。

(不佳)母:不行!参加夏令营是能加分儿啊,还是能保送啊?一天天就知道玩儿! 儿:行了,不去了还不行吗?你有完没完,总说这些!

(得体)母:    。    。(两句,共 30 字内,3 分)

儿:谢谢妈妈理解我。放心,我会做到课内课外两不误的!

答: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无数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的“巨婴”:

他们按部就班,高度依赖;看似努力,死记硬背;重视做题,机械训练;成绩尚可,

代价高昂;白白胖胖,骨质疏松……

他们读不懂教材,提不出问题,失去了考试竞争就无法自我定位,失去了师长庇护就

不会自我管理、规划未来……

其实长久以来,很多同学的学习都是这样的:先到“超前班”把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过一遍,课堂上再听老师讲一遍,不会还要找老师单独辅导一遍。

很多同学以为学习就是听讲,努力就是完成作业,备考等同于“刷题”,高分等于名

师加持+重复学习+机械训练。

同学们,你作为身在“学习”中的一员,对学习上的“巨婴”现象有怎样的思考和感 悟?又有怎样的想法和建议?请写一篇评论进行阐述。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20年高三学年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 答案

1.D。(不合题意,根据第四段结尾信息“每一位理论工作者只有……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讲述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可知该项所说第一个信息是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理论的条件,第二个信息就是“讲好理论”的具体解说。)

2.B。(论证手法的作用分析不当,引用《金融时报》评论员的观点不是为了引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大背景”而是引出“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理论”。)

3.A。(B,强加关系。原文中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讨”并非其他行为的指向;C,曲解文意,根据第四段结尾部分,多个条件带来多个结果,而非一一对应关系,且“就能”推理绝对;D,张冠李戴,“概括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不是总书记的观;。)

4.C。(A项,张冠李戴,原文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产生变革性影响”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并不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核心”;B项,时态有误,将预测变为现实,原文有“将”和“必将”的表述;D项,主客倒置,“加强……课程建设、将……融入专业教育”是大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的具体举措)

5.A。(夸大其词,“计算力爆炸”只是“加剧了这种差距”。)

6.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第一段阐述由具体到概括,第二段、第三段都分点分层;

②紧扣问题,深入浅出。每段回答都紧扣记者的提问,还举了“人脸识别”的例子、结合了高校的具体情况,话题集中,便于接受。

③启发性强,言之有物。在谈话中展现了林院士开阔的学术视野,如第二段有对未来科学布局的预测,很有启发性;第三段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践指导,展现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使阐述令人信服。

(答出两点即可。概括优点1分,举例1分,解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7.B。(曲解文意,理解浅显。作者把“带缺的月亮”比喻为“磨损了的古币”意在表明月亮和古币一样承载着“模糊而又沉重的往事”;但月亮也与古币不同,它依然光洁,隐喻游子内心的思乡之苦可能难以从外表上看出来。)

8.(1)用第二人称“你”抒情,有倾诉的感觉,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也易于带动读者。如“你为什么说,人是一个月亮,每天尽心竭力想画成一个圆,无奈天不由人,立即又缺了一个边儿?”强烈地表达了对离散的伤怀、对团聚的渴望。

(2)用第一人称“我”抒情,有独白的感觉,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也易于打动读者。如“我是异乡养大的孤儿,我怀念故乡,但是感激我居过住过的每一个地方”,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人生经历的感恩之情。

(每点3分,效果、举例、分析各1分)

9.(1)第一次引用是为了用“月魄在天终不死”表达身在异乡对故乡的无尽思念,用“涧溪赴海料无还”表达不能回乡的痛苦。

(2)第二次引用是为了表达我们一群海外游子在中秋之夜漂泊异国的感伤、思念故乡的苦楚和怀想一生沧桑往事的悲凉感。

  (3)第三次引用是为了用“涧溪赴海料无还!”表达直面游子身份的释然,用“月魄在天终不死”表达回报家国的赤子心。

(每点2分,情感起因或对象,1分;情感类型,1分。)

10.D。(参考标点: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

11.A。(礼部试就是会试,又叫春闱,春试。礼部试是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考试。清代沿用明制。唐的进士考试本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考功员外郎李昂与进士(指应试人)李权语言冲突。朝廷以郎官地位较低(从六品上),改由正四品上的礼部侍郎主持。亦称省试,省指尚书省。历代沿袭,科举遂为礼部专职。会试因而称礼部试,亦称礼闱。明、清会试在春季举行,又有春试、春闱。)

【补充】春闱,指明清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唐代考试定在春夏之间。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元代于八月乡试,二月会试,明清相沿。均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12.B。(只有左宗棠极力反对错误,按照文意,左宗棠的建议朝中只有军机大臣文祥极力支持肯定。)

13.(1)现在竭尽天下的财力物力供给西军,就没有办法用来防备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尤其失算(失策)。

(赡:供给。无以:没有用来……。不虞: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各1分,大意2分。)

(2)左宗棠用兵善于审度时机(分析形势,观察战机),不只用(不固定于)一种计谋策略。筹划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控制军队数量,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策略。

(审机:审度时机,或分析形势,观察战机。筹:筹划。以…为:把…当做。各1分,大意2分。)

 

【译文】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会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地理、兵法。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咸丰初年,张亮基任湖南巡抚,以礼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胡林翼诚恳相劝,左才出任。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骆秉章到湖南,又用计策半胁迫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手下禀告事情,骆总是问,左季高先生(对此)怎么说?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增多,诽谤和议论四处兴起,但(左宗棠)的名望也一天天的卓著起来。同治初年,英国人暗地里协助帕夏,想要让他另立国家,用来作屏藩抵御俄国势力。俄国因为帕夏多次侵扰边境,于是带兵驱赶,乘机攻取了伊利。光绪初年,左宗堂平定了关陇地区的叛乱后,将要出关收复,议论的人大多说从乾隆皇帝平定新疆,每年花费数百万两白银,这是国家财政外溢的漏洞。现在竭尽天下的财力物力供给西军,就没有办法用来防备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尤其失算。应该依从英国人的建议,允许帕夏自立为国家向朝廷纳贡称臣,左宗棠极力反对,唯有军机大臣文祥认可左宗棠的建议,于是决定出塞作战的方针。(左宗棠)下令说,回部被叛乱的首领驱使胁迫,厌恶战乱已经很久了,大军所到之处,不可淫掠百姓,不可残杀无辜。王者之师像顺应时节的雨,这时正是遇到了适合的时节。 光绪三年三月,会合罗长祜等人的军队收复吐鲁番,帕夏喝毒药自尽。 整个国家太平很久,军事武备废弛不振作,但海外各国争着夸耀自己的富强,虽然中国屡次平定大的危难,各国私下的论调还是认为中国军事实力羸弱,等到左宗棠平定帕夏之乱,外国才渐渐地辗转述说他的战功。恰逢库伦大臣上奏章进谏西北步战事应该尘埃落定,划定疆界,并且各位朝廷大臣们也认为西征耗费巨大,应该停止战事。左宗棠感叹说:“现在是可以利用的时机,竟然谋划画地为牢龟缩死守的策略吗?”向皇帝上书直言规劝。皇上认为他是对的。大军回军平定了南疆,左宗棠文书报捷给朝廷知道。崇厚想要赶快与俄国勘定边界签订条约。左宗棠上奏说:“在武力无法匹敌的时候,有割地求和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这连一支箭都没有施加,就放弃了重要的国土,这(勘定)边界(之事)务必不可应许。现在的打算,首要应当在订约之前加以谈判,灵活行事利用机会;其次之的打算,在战阵上决胜负,坚忍寻求胜利,微臣虽然衰老慵懒不肖无能,又怎敢不努力呢。”皇上认为他的话慷慨激昂很有气魄,命令曾纪泽出使俄国,修订了之前的条约。光绪六年四月,宗棠载棺以随向肃州进军。第二年,和议达成,俄国交还伊犁。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不只用一种计谋策略。筹措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控制军队数量,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策略。刚开始西征,左宗棠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作借贷。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新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既然挂名兵籍,就不能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应该将兵农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谋划深远。

 

14.D。(并非直抒胸臆。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酒宴从白天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虽然酒席上传酒令、吟诗唱曲,十分热闹,却没有“离愁”、“惜别”等字眼,但从作者环绕“离樽”,描写时间的推移以及所流露的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之情中,能感受到他那浓烈的惜别之情。)

15.①从意象意境上看,使用“岸风”“斜阳”“离樽”等优美意象,使意境秀美中不乏豪迈壮阔。

②从遣词造句上看,用词清劲有力,“裂”“迸”等动词富于力度;句式简短有力,读之清爽利落。③从手法运用上看,虽有离愁别绪但却寄托于壮阔之景,使情思表达洒脱自然、俊逸有力。

(答出两点即可,举例1分,分析2分;“清”指语言简练、给人清新、明快之感;“劲”指用词有力、意境壮阔。可以分开赏析,可以合并解说,“清劲”都体现即可。)

16.(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寄愁心与明月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每空1分,错一字扣1分)

17.C。(原文有三处语病。“小说中”介词残缺;“不同时代人们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定语排序不当,“各个阶层”应该修饰“人们”;“甚至历史事件也会在这种文学样式中得到反映与体现”与前一句主语不一致,结构混乱)

18.B。(注意句间关系即可。)

19.D。(A项,《搜神记》的作者是干宝; B项,《莺莺传》的主人公是崔莺莺,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人物;C项,《喻世明言》是明代拟话本,作者是冯梦龙。)

20.(1)“过去”所遗留的宿孽(问题);(2)但当努力以创造未来。

(3)就像江水逝去,与其哀叹,不如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每点2分,前两句内容句式与上线文衔接即可;第三句比喻恰当1分,强调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之意,1分。)

21.【示例】

(1)外婆做的菜一定好吃,我都想吃了。或:外婆的菜当然好了,我改天再请你。

(2)科技夏令营挺好的,正好学以致用。不过下学期的课程你要提前自学。

(第一小题:合乎语境,1分;表达得体1分。第二小题:合乎语境,1分;表达得体2分)

22.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价重点】

1.对现象要有明确的评价,成因分析,措施探讨。

2.要针对现象本身进行评价,可以同类拓展,不可转换话题。

2019-2020年春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答案)

2019-2020年春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答案),八年级下语文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今日推荐

数值分析全册完整课件.ppt

计算方法,数值分析全册完整课件,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数值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钟尔杰,黄廷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参考书,数值方法,版,第三版,著,电子工业出版,数值分析,第四版,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编,清华大学出版,计算方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