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20-6-13 作者:791650988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高三语文5月模拟试卷,江苏省,莲山课件.

南昌市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行,无论“四书”或“十三经”,都将《论语》编选其中,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张之洞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要在从古至今如此众多的典籍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部《论语》读本,实非易事。周志文《论语讲析》(下简称《讲析》)一书,在对《论语》原文进行注释、语译的基础上,融汇古今,结合人生阅历与审美情趣对《论语》的人文精神,孔子的道德美学加以讲析,既具备专业性解读,又富有艺术性启发,是一部难得的《论语》普及读物。

《讲析》特别注意《论语》与《礼记》等文献的联系,在注释《论语》中,屡屡引据《礼记》相关记载印证。如:解析“道千乘之国”之“千乘”,除指“一千辆兵车”外,尚有《礼记·王制》“土方百里”之义。对《乡党》“朋友死,无所归”的讲析中,据《礼记·檀弓》记载孔子对“宾客至,无所馆”的处理方式加以解读。这种对《论语》中礼制、礼义的探索,是以往《论语》译注本较为忽视的地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讲析》提出“孔子的道德是一种美学”,“《论语》值得做更多的美学探索”。《述而》

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舜时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感慨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讲析》结合孔子曾自述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来阐明孔子的艺术涵养,使其超拔了实际生活的一切苦难。“没有美学的道德只是制约,有美学的道德便是生活”,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论语》常被定义为一部蕴含人生哲理的书,是高高在上的圣贤语录。但在《讲析》的解读中,我们逐渐发觉《论语》的亲和性,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平常话,孔子跟弟子的生活,也是很平常的生活,孔子的道德思想、人文关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世事变幻,但人情依旧,孔子所讲述的道理、抒发的感悟,依然可以指导我们解决当下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体会人生百态,寻求内心的安定与充实。引导读者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产生富于感性的思考与体悟,这是《讲析》最大的特色。

杨伯峻《论语译注》、孙钦善《论语注译》注解简明,译文流畅,也是十分优秀的普及读本。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妨从最通俗易懂且贴近当今社会生活,更宜让人产生共鸣的全文译注讲读本入手,选取周志文《论语讲析》、孙钦善《论语注译》、杨伯峻《论语译注》三书,依照注释与白话译文通读《论语》全文,即可对《论语》有整体的认识。读了这些注译本,如果还想对《论语》有更多了解,孙钦善《论语本解》《论语新注》、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蒋绍愚《论语研读》、钱穆《论语新解》均可深入学习。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想对《论语》中有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就离不开古代学者的《论语》注本,这些注本蕴含着前代学者对《论语》的理解和认知。在现代普及读本阅读基础上,由近及远,向上追溯程树德《论语集释》、刘宝楠《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何晏与邢昺《论语注疏》、皇侃《论语义疏》等著作,同时参考杨树达《论语疏证》,可以让我们对《论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对孔子的形象以及《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得出更为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侯婕《读<论语>该从何起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论语》的普及读物,《论语讲析》一书的难得之处是既具备专业性解读,又富有艺术性启发。

B.读《讲析》一书,读者会发觉《论语》的亲和性,它不再是一部蕴含人生哲理的书和高高在上的圣贤语录。

C.读《论语》应从周志文《论语讲析》、杨伯峻《论语译注》孙钦善《论语注译》这三本优秀普及读本起步。

D.文中程树德、刘宝楠、朱熹、何晏与邢易、皇侃等的著作,阅读难度依次加大,适合做进行深入研究的读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读《论语》该从何起步的话题,重点推介了优秀普及读物《论语讲析》。

B.文章较多引用了《礼记》中的文字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论语讲析》的特点。

C.文章第二段论证了《讲析》的特色,是按照从次要特色到主要特色的顺序推进的。

D.文章按开始学习、更多了解到专门研究的逻辑顺序推介有关《论语》阅读的书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一书从古至今的注本很多,找对适合自己的注本对于阅读者来说非常重要。

B.好的《论语》注本都应该引导读者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产生富于感性的思考与体悟。

C.张之洞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这与文中推介《论语》注本的理念是相通的。

D.若要对《论语》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就不可以不读古代学者的《论语》注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新冠肺炎疫情于2019年12月萌芽,2020年1月起受到广泛关注。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性强,影响面广,公众在疫情中急需大量信息来指导个人生活及稳定心态,公众对疫情相关信息的关注度超越了同时间段内其他信息,甚至也包括与其他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

调研数据显示,47%的被调查者每天都会关注疫情信息,43%的被调查者每时每刻都在密切关注疫情信息,其余10%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周至少也有2-3天在关注疫情的相关信息。各种各样的疫情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和载体,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生活。相关调查显示,10%的被调查者感觉很焦虑,另外25%感觉比较紧张,51%的被调查者觉得稍有紧张感,只有14%的被调查者感觉没什么影响。

了解疫情的各种动态,成为特殊时期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不同载体关注着不同渠道发布的疫情变化情况,以及和抗疫防疫相关的各种话题。(见下图)

 

(摘编自《国家信息中心:“新冠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传播调研》)

材料二:

身处疫情中的公众,最容易出现焦虑与恐慌,而这恰恰为谣言的传播准备了丰厚的土壤。在此次疫情期间,谣言满天飞,假新闻大规模出现,其客观条件是社交媒体中的个人化传播,主观条件则是焦虑、恐慌心理下的“负面推定”与“可能真实”。谣言的核心特征是不实之言。谣言的传播力与谣言内容的模糊度、反常度成正相关,越是不清晰、不正常的信息,越可能在公众媒介理性下降的疫

情期间广为流传。

谣言对于疫情治理具有极大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处理起来难度也不小,在现实中,即便谣言可以删除,但是观点与情绪却已然形成。换言之,可以将谣言轻易删除,谣言带来的影响却较难删除。如何处理谣言,成为疫情治理体系中的焦点与难点。

从此次疫情期间出现的谣言看,根据造谣者动机,可以把谣言大致分为三类:误解性谣言、牢骚性谣言和攻击性谣言。误解性谣言是指造谣者并无主观恶意的造谣意图,因缺乏判断力形成错误认识,传播开来成为谣言。牢骚性谣言常常是针对政策、团体、环境等的,当公众的某些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埋怨就会产生,或借题发挥,或“合理想象”,引发共鸣,传播开来成为谣言。攻击性谣言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对象性,造谣者在造谣之前就研究了攻击对象情况及其薄弱点,然后有一定逻辑性、针对性地发布信息,令其传播开来成为谣言,以此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

(摘编自媒体清华《谣言治理:给舆论场“消毒”但不宜过度》,有删改)

材料三:

此次疫情发展与应对完全处在社交媒体高饱和度传播的环境中,信息充分带来了治理的高效,信息过载也产生了更加复杂的影响,焦虑、恐慌、对抗、戏谑等社会情绪皆有出现、蔓延。在社交媒体时代,疫情带来的舆情引发公众心情的变化,既要治疫病也要治“心病”,成为当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治理特别是信息传播体系建设的重大难题。调节社会情绪,防止普遍性的“心病”,不仅要提供事实,还要普及知识,而且要传播真诚的态度。

在疫情治理中,科学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在防范疫情的科学传播、健康传播、危机传播中,科技界、学术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面对各种风险性,要保持对知识的尊重,科学防疫才能理性防疫。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科学家、医生等专业人士多发声,形成对舆论场的知识型引领。在疫情防控的舆论引导中,需要的是数据支撑、病例支撑、科学支撑。

在疫情的爆发期,整个社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尽管确诊人数相比全国人口是比例很小,但全体国民无疑都受到巨大影响。不仅是停产、停学等行为约束,更有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等情绪的积累。要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口号与浮躁无用,唯有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医治每一个病例,设计每一项举措,开展每一次沟通,为舆论融入更多暖色调,日积月累,方可积累社会信心。

(摘编自媒体清华《理性涵养:传播知识与真诚》,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疫情中,出于获取大量信息来指导个人生活及稳定心态的目的,绝大多数民众对疫情相关信息都保持着高度关注的状态。

B.疫情发生期间,公众出现“心病”,滋生林林总总的不良社会情绪,根源在于疫情对公众生活的不利影响以及公众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

C.图一显示,95%的公众会至少利用一种网络媒体获取疫情相关信息.而手机则成为公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最主要载体。

D.图二显示,公众对官方权威发布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包括度情发展实时情况,以及各级政府抗疫防疫决策部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疫情防护科普”保持着高关注度和高转发率,说明针对疫情的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得到受众欢迎,公众转发此类信息,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科学防疫的认知水平和效果。

B.“抗疫感人事迹”的高关注度和高转发率,说明了来自抗疫一线的暖人信息易于激发公众的共情能力,民众自主、自发地进行二次传播,强化了相关信息的正向传播力。

C.“疫情带来的影响”的关注度和转发率较高,既说明社会公众对疫情的广泛影响有着自己的切身体会,也体现出网络信息时代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

D.疫情中的谣言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图,有意误导公众认知,任其传播将导致不良社会情绪出现乃至蔓延,绐疫情治理和信息传播体系建设带来极大挑战。

6.面对疫情中谣言传播的社会问题,应如何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体系建设?请依据上述材料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小题。

豹子头林冲

茅盾

这一夜,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

日间那个失了花石纲的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不知怎地只在林冲心窝里打滚。

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但是在这月白霜浓的夜半,那几句话便只能像油煎冷粽子似的格在林冲胸口,如鲠在喉。

虽说莽撞粗拙,林冲有时候却也粗中有细;当他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颠来倒去估量着的时候,也会想到远远的过去,茫茫的将来。那时,他朴野粗直的心,便像被朴刀尖撩了一下,虽然有些疼,可是反倒松朗些,似乎从那伤处漏出了一些的光亮,使他对于人,我,此世界,此人生,都仿佛更加明白。

月光冷冷地落在床前,林冲睁圆大眼看着发愣,幼年生活朦胧地被唤回来。本是农家子的他,素来没有什么野心:父亲辛苦一世,还不够供应官家的征发;庄稼人的生活是受得够了,这才投拜了张教头学武,想在边庭上一刀一枪,也不枉父母生他一场。

他从没到过“边庭”。父老传说,那是一片无边无垠、水草肥沃的地方,胡笳声动,“胡儿”扫过,只剩下烧残的茅屋:每逢这样的图画在林冲想象中展开的时候,便朦胧地觉得学习武艺不仅为养活一张嘴。

“边庭”呐!曾使豹子头林冲怎样的激昂!

但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上第二年,他看见了许多把戏;他断定那些权贵暗地里是怎样地献媚胡儿!一伙吮咂百姓血液的凶狠恶魔!

林冲拿起拳头在床沿猛捶一下,两只眼睛更睁得大了:

“咄!边庭上一刀一枪!——哈!”

那个杨志不是还在做这样的梦么?“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从前是不明不白掉了官职,现在又想到高俅那厮手里弄回个官儿来!林冲现在是再也不信那些话了,他倒觉得杨志有点可怜。虽然他杨志只不过想封妻荫子,但这一片孤忠终要被辜负吧!那献媚妥协的行径,林冲只觉得太卑劣。他不想占便宜,可亦不肯忍受别人的欺侮。那时候,他要报复!才不管是高太尉、高衙内,或是什么陆虞侯,简截也要他们的命!自从那天冤屈地被做成发配沧州的罪案后,他除了报仇什么幻想都没有。

流血,他不怕。但无缘无故杀人他亦不肯。因此那个白衣秀才王伦要他交纳什么“投名状”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泼皮原也是高俅一类,不过住在水泊罢了。为个人的利害去杀一个无仇无怨的人不是豹子头的性情!可是形势所逼,他只好应承。

他原打算杀一个看来不是善良之辈,不料最后碰到这倒霉的杨志!

暴躁在林冲胸头炸开,他皱眉向墙上的朴刀一望,翻身离床,拿了朴刀,便开门出来。

宿雪还没消融,白皑皑的照得聚义厅前如同白昼;朔风又把残雪吹冻,踏上去只是簌簌作响。林冲低头倒提朴刀,只顾往前走。大柏树上一群鸟忽然惊飞起来,林冲猛可曳住了脚步,抬头看,半轮冷月在冻云中浮动,像是泼皮涎着半边脸笑人。几点疏星远远地躲在天角,也在对林冲眨眼。

林冲剔起眉毛,再往前走。然而一个“转念”——“到底要结果哪一个?”

这青面兽原也是无仇无怨,但不是无抵抗的善良百姓,林冲觉得在“刀枪无情”的理由下原是问心无愧的。可现在呢?这汉子虽已剥露出更卑污的本相,但若乘他睡眼朦胧就一刀了事,也不是豹子头做的,须吃江湖好汉们耻笑呐!

遥望聚义厅前两排戈矛剑戟,林冲的杀心便移到了第二个对象。是那王伦!了江湖上好汉的招牌却在这里把持地盘,妒贤嫉能!

林冲睁圆怒自四下眺望。好一个雄伟的去处呀!港汊环抱,四面高山,进可攻退可守!争不成给王伦那厮把持了一世,却叫普天下落魄好汉,被压迫的老百姓,受尽腌臜气!

重下决心,林冲挺起朴刀,托开左手,飞步抢过聚义厅前,便转向右首耳房。

“来者是谁?”

听到这声吆喝,林冲摆开步式,朴刀在怀,定睛前瞅。

“呀,林教头,是你!”

巡夜的小喽啰做出一副吃惊的脸相。林冲眼瞅着不说话。不是没了主意,却是在踌躇;他不忍多杀不相干的人。

“林教头,半夜三更到这里做什么?”

一句平常询问蓦地勾起误入“白虎堂”那回事,抬头一望,明明是“聚义厅”,不是白虎堂”!

“林头领好武艺,这早晚也还打熬力气!”

林冲竟下意识点头,随即耳根发热,惭愧有生以来第一天说谎。

看着喽啰走远的背影,林冲倒提朴刀,头微微下垂,踏着冻雪,又走回卧房去。心中再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伦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谁配呢?要有胆略,有见识,江湖闻风拜服才配呐!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这压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双铁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

“梁山泊又不是他的!我在此又不是替他卖力!只是这地方可惜!”

这时清脆的画角声已经在寒冽的晨气中呜咽发响。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开头虽未直接引述青面兽杨志的话,但从下文林冲的心理活动可似推知,杨志还存着顾念家人,期待能另找门路图出身的想法。

B.文中用抒情性的笔调描绘林冲早年的“边庭”理想,“无边无垠、水草肥沃”“胡声动,胡儿扫过”,边塞豪情的画面却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

C.作品景物描写凝练传神,文中画线部分段落语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也隐约透露出林冲内心的犹豫,为下文的“转念”埋下伏笔。

D.文中对林冲行为的延宕多有表现,人物的本性与刺杀的意志始终处于紧张的矛盾中,但最终,林冲还是因为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

8.本文以林冲心理活动为线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重写经典,这样的写法有何艺术价值?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与课文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教头”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文本加以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姓朱氏,讳震亨,字彦修,学人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后闻许文懿公得朱

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宏深粹密,遂为专门。一日,文懿谓曰:“吾卧病久,非精於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於医乎?”翁以母病脾,於医亦粗习,及闻文懿之言,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PDF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PDF版含答案),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北京市,海淀区,莲山课件.

卽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旣而悟曰: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乃渡浙河,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皆无所遇。及还武林,忽有以其郡罗氏告者。翁往谒焉,凡数往返,不与接。已而求见愈笃,罗乃进之,曰:“子非朱彦修乎?”时翁已有医名,罗故知之。翁旣得见,遂北面再拜以谒,受其所敎。罗且曰:“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乡之诸医,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疗矣乎!”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余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于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翁之医益闻,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翁咸往赴之。其遇病施治,不胶于古方,而所疗皆中。然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一时学人咸声随影附,翁教之忘疲。

节选自《九灵出房集·丹溪翁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B.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D.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荷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指名讳,古时说话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称;说及去世的尊长时,在名字前加“讳”,以表尊重。

B.“经”为经学著作,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解释经文的书为“传”,二者合称“经传”。

C.“举子业”指在科举时代为应考试而准备的学业,包括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等。

D.辐,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辏,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辐辏”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丹溪放弃科举,致力医学。他年轻时师从朱熹理学学说的正宗传人许文懿,后听命于师嘱,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慨然从医。

B.朱丹溪刻苦学医,敢于质疑。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当时盛行的方剂,当他发现古方不能治疗当时的疾病时,毅然决定外出拜师学艺。

C.朱丹溪学医不畏艰辛,终有所成。他四处寻访名医,恩师罗先生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由此成为一代名医。

D.朱丹溪医术高明,辩证施治。他的恩师得了四肢疾病,多年没医好,他学成回来后,把老师的病治好了;后来请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5分)

(2)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四)

[金]元好问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本诗写于一次狩猎之后,抒写了诗人如苏轼密州出猎时“老夫聊发少年狂”般的豪情。

B.首联概括烽火连天、战尘遍野的局势。烽烟与榛莽交织为一幅残酷凄凉的图景。

C.颔联“蛟龙”比喻当时的皇帝,作者希望皇帝如蛟龙般重振威雄,表达对皇帝的期望之情。

D.颈联“乔木”暗示昔日都城的繁盛,“野烟”写出了今日京城的荒凉。昔盛今衰,对比强烈。

15.尾联中的”华发”和“沧海横流”各有何寓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南通车

(1)屈原在《离骚》中表示怨恨楚杯王做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                 ”。

(2)荀子《劝学》善用比喻说理,如在第2段开头连用多个比喻后,才归结出了“                 ,                 ”的结论。

(3)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江行奇景令人惊叹,郦道在《三峡》中也写到了这段水路,并用“            ,            ”形象地写出船行之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甲】古代的画派大略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传派,另一种是地域群体。所谓艺术传派,是因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唯一开派者创造性的画风,引起了无数追随者的学习,         了这一派的风格。【乙】就五代宋初的花鸟画坛而言:画史上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因为徐熙的儿子         ,另创纯用彩色描绘的没骨画,故而没能形成流派。而黄筌的子侄们继承黄筌的       ,形成了“黄家画派”,在北宋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所谓地域群体,是因思想、风格和创作条件相近而形成的区域艺术圈,【丙】习惯上以群体活动地区命名,比如清代的京江派、海派……无不如此。又如前文所述的新安派,最早见于清代张庚以“浦山论画”为题的著作中。这种群体,       不只一名代表人物,【丁】若干代表画家的风格既有一致性、又各擅胜场。每个代表人物也都各有传派。不论艺术传派和地域艺术群体,其发展与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控制    改弦更张    圭臬     偶尔

B.主宰    改弦更张    衣铎     往往

C.控制    改是成非    主臬     往往

D.主宰    改是成非    衣钵     偶尔

18.文中画波浪线的[甲】之】【丙】【丁】四句的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论艺术传派还是地域艺术群体,其发展与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B.不论艺术传派以及地域艺术群体,其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C.不论艺术传派、地域艺术群体,其发展与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D.不论艺术传派还是地域艺术群体,其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阅则是人类的天性。阅更容易被记忆。科学的词忆法就是利用图形,这已被学界广泛应用。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字符的缺点在于它是间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的信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  ②  。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从总体上说,阅时代将  ③  。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21.请对下面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符金陵介绍,截至3月13日,全国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投入已达到1169亿元,不会因为疫情问题而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落实。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表示,1月29日民政部就下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3月6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对特殊困难群体及时足额发放补助,对疫情较重的地区适当增加补助,比如湖北,在2月20日部署对城市困难人员按500元标准、农村困难人员按300元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

疫情叠加春节因素,食品类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初步统计,今年1-2月,各地共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9亿元,约3100万人受益。湖北仅1月份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9亿元,188.9万人受益。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庚子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从全国各地逆行武汉,夜以继日,并肩奋战,创造了10天左右时间建成两座传染病医院的中国奇迹,他们就是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农民工却执意不要工资,有的人领到报酬很快又购置物品捐了去。他们说,我们虽然也困难,但武汉现在更困难。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表示理解,有人感到困惑。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这些特殊时期的建设者不计报酬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就这一事件给《大江日报》的“社会观察”栏目投稿,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NCS 20200707项目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B.“不再是一部蕴含人生哲理的书”错。C.“应从”错,从选项所列的三本书起步虽可行,但非唯一的入门方式。D.“阅读难度依次加大”,属无中生有。)八属十生有。)

2.B(文章引用的《礼记》中的文字是事实论据而非道理论据。)

3.B(引导读者产生富于感性的思考与体悟,是《讲析》作为起步阅读本的最大的特色,但并不是说所有“好的《论语》注本”都必须如此。)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B(“根源在于……公众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错,“公众出现‘心病’,滋生林林总总的不良社会情绪”,根源在于疫情本身;“公众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是“流”而不是“根源”。)

5.(3分)D(“疫情中的谣言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图,有意误导公众认知”错误,材料三说“误解性谣言是指造谣者并无主观恶意的造谣意图,因缺乏判断力形成错误认识,传播开来成为谣言”。)

6.(6分)(1)要充分发挥官方权威平台的引领作用;(2)必须加强对个人信息传播的必要监管;(3)要通过信息传播载体,提供事实,普及知识,传播真诚的态度。(每点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D(“因为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与原文文意不合,让林冲停下杀手的是林冲对自我、对梁山泊的反思,下文的“不乏自知之明”固然需要一双铁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等文字说明了林冲放弃刺杀的真实想法)

8.(6分)①以林冲的心理活动为线索,有利于串联起林冲一生的遭遇,使人物形象更完整;②以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角度灵活自由,便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更全面的生活图景;③重写将林冲内心的思想矛盾更尖锐地展示出来,对王伦和梁山泊的看法超越了原著的内涵,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每点2分,共6分)

9.(6分)①“林教头”是朝廷罪囚,“豹子头林冲”已是流落梁山泊的江湖人物。②“林教头”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豹子头林冲”情绪激烈、反抗意识强烈。③“林教头”是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豹子头林冲”则是开始冲动暴躁,后来冷静反思,忍而不发。(每点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11.(3分)D(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辏,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

12.(3分)C(“指点他不要完全抛弃过去的学问”错。原文中“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全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为那不是正确的。”)

13.(10分)(1)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得分点:“苟”“推及”“物”“虽”仕”各1分)

(2)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疑问全都消散,没有一点儿聚积在心里。过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

了老师的学问返回家乡。(得分点:“涣焉*“无少”滞”“无何”“得”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

14.(3分)A(题目中的“车驾东狩”指的是金末皇帝北渡黄河,与元军交战,战败后向东奔逃,而不是“打猎”。)

15.(6分)“华发”指作者自己的花白头发。(2分)“沧海横流”指当时翻天覆地的动乱时代。(2分)表达了诗人誓死爱国,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空1分,每错、漏、添一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主宰,主管,支配。控制,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根据语境选择“主宰”。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改是成非,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根据语境选择“改弦更张”。圭臬,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做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根据语境选择“衣钵”。偶尔,很少出现,不是经常的。往往,每每,时常。根据语境选择“往往”。)

18.(3分)A(B项,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两项列举不能用省略号。D项,顿号应改成逗号。)

19.(3分)D(原句两项错误:一是搭配不当,关联词“不论”所引导的分句要有选择项或带疑问代词;二是“发展与出现”语序不当。A项,“发展与出现”语序不当。B项,“以及”使用不当。C项,“艺术传派、地域艺术群体”并列不当,且“发展与出现”语序不当。所以选D)

20.(6分)①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②难以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③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每句2分)

21.(5分)为缓解疫情叠加春节因素的影响,截至3月中旬,全国各级财政提前下拨千亿元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

四、写作(60分)

22.(60分)写作提示(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丹溪翁是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震亨,表字彦修,学习的人尊称他叫丹溪翁。他自幼爱好学习,每天能记千字。稍微长大,跟从辞官居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攻读科举考试的学业。后来听说许文懿公得到朱熹四传的学说,在八华山讲学,又前去拜他为师。逐渐知道道德性命的学说,广博深奥,专精严密,于是成为理学家。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久,如果不是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使我病愈。你是聪明非凡的人,大概肯从事医学技艺吧?”丹溪翁因为母亲患脾病,对于医学也粗略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便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达到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尽力。当时正盛行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二百九十七方,丹溪翁日夜学习它,不久他醒悟说:“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它们的情况不能完全符合。如果要设立医学法度,确定治疗规范,符合医治准则,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但是我们本乡的各位医生很少能够通晓《素问》、《难经》的。”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访,想寻求别的老师向他请教。丹溪翁渡过浙河,奔走吴县,穿越宛陵,到过南徐,最后抵达建业,都没能遇到理想的师傅。等回到杭州,忽然有人把他同一郡的罗先生介绍给他。丹溪翁去拜见他,先后往返多次,罗知悌都不跟他见面。不久求见更加诚恳了,罗知悌才接见了他:“一见面就说你不就是朱彦修吗?其时丹溪翁的医术已有一定的名声,所以罗知悌知道他。丹溪翁受到接见之后,就面朝北变形在白纸历来正式拜罗为师,接受他的教诲。罗知悌说:“完全舍弃你原来学过的医术!因为他们不是正道的东西。”丹溪翁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在心里也没有一点阻碍不通的问题了。过了不久,就全部掌握了他的学说而后回去了。乡里拘泥于陈师文、裴宗元的各位医生,听了丹溪翁的话,就大吃一惊并且讥笑、排斥他,只有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就要痊愈了吧!”许文懿患的是四肢疾患,医生医治无效大概十多年了,丹溪翁按自己的方法治疗他,取得良好的效验。由此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众医们,才都心服口服。几年之内,声望很快显扬了开来。丹溪翁的医术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来请他的人,于是就从四面八方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丹溪翁全都应请,前往治病。他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况怎样、用了什么良方、服了什么药而痊愈了,从古到今,灵验的是哪些人、是哪个县哪个乡里、病人的名字是什么,都能从见闻中得知,明明白白,可以记下。跟他学医的人都象回声一样紧随其后、象影子一样紧跟不离。丹溪翁教导他们勤奋不息,忘记疲倦。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试题,北京市,西城区,莲山课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今日推荐

数值分析全册完整课件.ppt

计算方法,数值分析全册完整课件,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数值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钟尔杰,黄廷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参考书,数值方法,版,第三版,著,电子工业出版,数值分析,第四版,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编,清华大学出版,计算方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