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时间:2020-4-15 作者:791650988

河南省南阳市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选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对待传统街区,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 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C.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D. 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 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注重内涵特色、避免短视行为提供了例证。

C. 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和改建传统街区时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证了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的观点。

D. 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就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 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 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 对待传统街区要怀有敬畏之心,顺其自然,尊重并顺应原有住户的情感和需求,而不是轻率地打造仿古名城。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传统街区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错误。结合“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来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等分析,“传统街区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文中没有依据。

B项,“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错误。结合“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等分析,“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表述不当。

D项,“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错误。结合“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分析可知,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错误。结合“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分析可知,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三个问句,是反对将传统街区打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模样。

故选D。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D项,“顺其自然”表述不当。结合“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等分析,“顺其自然”错误,应该是要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共同起草制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本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厘清了相关部门、学校、卫生机构的职责,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眼睛和体质的导向非常正确。”赣东北某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华告诉记者,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设立达标数据,还须考虑这个目标可行性,如果超出可实现的范围,很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

(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8月23日)

材料二:

医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近距离读写时,人眼同时会出现调节紧张、集合现象(双眼内转看清字体)和瞳孔缩小现象,这三种现象同称为近反射,而且是同步产生。如近距离读写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同时左右眼球向中间集合转动注视到书本,长此以往,这种高强度的调节状态将造成人眼功能异常和新陈代谢紊乱,将迫使眼轴拉长,角膜曲率增加,睫状肌望远时出现痉挛,使影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就形成了近视。

也就是说:调节紧张、集合转动使眼轴变长和角膜曲率增加这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多数学生往往是屈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混合的近视,所以多数近视患者摘掉眼镜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眼球是向外鼓的。解除调节紧张和集合现象是防治近视的关键。

(摘自《中华康网》2015年9月3日)

材料三: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岳丽菁表示,青少年如今在做的治疗,比如贴耳朵、针灸、OK镜、滴眼药水等方法,只能减缓近视加深,舒缓眼睛疲劳而已,并不能起到治愈的作用。也有些家长觉得:现在近视手术这么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治好”了,其实是个大误区!做了近视手术之后视力恢复正常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不是近视眼了,也不能就此对眼睛“不管不顾”,如果继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样有可能重新近视。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医师康瑛建议:一、给孩子建立屈光档案。因为小孩和成年人不同,正常视力达不到1.0,因为在发育阶段会有生理性远视,如果能对孩子眼睛做屈光筛查,可根据屈光发展状态及早预防。二、减少近距离用眼。建议眼与书本(电子产品)能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减少呆在室内的时间,使得眼睛能够远近交替使用,以预防或延缓近视的发生。三、严格控制用眼时间,教会孩子合理用眼,避免过多地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因其容易造成屈光不正等问题。一般用眼30-40分钟后要有10分钟的休息,可通过远眺或闭眼等动作来放松眼睛,多看绿色植物或做眼保健操。四、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据最新研究发现,孩子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近视概率大大降低。

(摘自《羊城晚报》2018年9月8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B. 《方案》虽然厘清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但是设立达标数据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一旦超出可实现范围,就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C. 多数近视患者摘掉眼镜时,他们的眼球是向外鼓的,因为其大多是屈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混合的近视。

D. 岳丽菁认为,像贴耳朵、针灸、OK镜、滴眼药水等治疗方法,只能减缓近视加深,舒缓眼睛疲劳,并不能真正“治好”近视眼。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眼科专家周行涛认为,只要考虑近视成因的学术因素,并以此来设立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和目标,就会更符合科学精神。

B. 学生在近距离读写时,人眼同时会出现调节紧张、集合现象和瞳孔缩小现象,这三种是同步产生的,但是只有前二者会造成近视。

C. 目前近视手术已经比较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但是依然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免复发。

D. 康瑛认为,小孩的正常视力一般在1.0以下,给孩子做屈光筛查及早预防,同时教会孩子合理用眼,能够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6.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防控青少年近视的方法。

【答案】4. A    5. D    

6. (1)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依据医学研究,指导青少避免近距离用眼。(3)听取眼科医生的建议,做好屈光筛查,控制用眼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偷换概念,结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分析,原文是指对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故选A。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A项,“只要……就……”错误。结合“‘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分析,“只要……就……”表述绝对化。

B项,“只有前二者会造成近视”表述不当,结合材料二“也就是说:调节紧张、集合转动使眼轴变长和角膜曲率增加这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分析,原文为“这是……主要原因”。

C项,“做个近视手术就能治愈近视”表述错误。结合“现在近视手术这么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治好’了,其实是个大误区”分析,“做个近视手术就能治愈近视”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共同起草制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本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厘清了相关部门、学校、卫生机构的职责,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眼睛和体质的导向非常正确”等分析可知,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结合“也就是说:调节紧张、集合转动使眼轴变长和角膜曲率增加这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多数学生往往是屈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混合的近视,所以多数近视患者摘掉眼镜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眼球是向外鼓的。解除调节紧张和集合现象是防治近视的关键”分析,依据医学研究,指导青少避免近距离用眼。结合“一、给孩子建立屈光档案。因为小孩和成年人不同,正常视力达不到1.0,因为在发育阶段会有生理性远视,如果能对孩子眼睛做屈光筛查,可根据屈光发展状态及早预防”“二、减少近距离用眼”“三、严格控制用眼时间,教会孩子合理用眼,避免过多地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因其容易造成屈光不正等问题”等分析,听取眼科医生的建议,做好屈光筛查,控制用眼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锦

聂鑫森

景影五十有五了,如今是园林局副局长了。景影一辈子与花花草草相厮守,心情好极了。妻子刘欣在中学教语文,特别喜欢古人写花写草的诗文。

刘欣常和丈夫开玩笑:“景影,你这辈子是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了。”

景影点头称“是”,然后说:“你常自比弱草娇花,我能不小心侍奉?”

“景影,这地锦的名字就很有诗意。”

“它还有俗名,叫爬山虎、爬壁虎,最有韧劲,值得世人效仿。”

这栋楼只有6层,年岁在20年以上,地锦把外墙涂得很绿,根扎在墙根,藤则攀墙乱爬,卵状的叶子重重叠叠,像厚厚的毯子。景影家住在5楼,窗口周围都密集着藤和叶,有的还从窗口探进头来,充满着好奇心。到了六七月间,藤叶间还会冒出淡黄带点浅绿的小花,娇滴滴的。落雨的时候,雨声沙沙啦啦,好听。而下雪后,绿意上覆一层莹白,好看。盛夏骄阳如火,地锦却浓荫送凉;深秋下霜,叶子绿中透红,如无数跳跃的火苗。

他们之所以买这套二手房,是因为儿子要结婚,再买一套新房吧,钱还不够。于是将早几年买的一套大房子让出来,重新装修,做了年轻人的洞房。然后,他们寻寻觅觅,相中了这套房子安身立命,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没有惊动单位的任何人。景影平日上班、下班,从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所以他搬家、安家没人知道。儿子结婚,景影也没给本单位的人发请束。这叫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图的是一个清静。

这地锦使影浮想联翩,假如每个社区的每栋楼,都悉心培养这种“垂直绿化植物”,那么,对于城市的空气净化和低碳化生活,功莫大焉。他起草了一个报告《关于倡导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的几点建议》,局办公会议自然是全票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

“景影,我要为地锦口占一首诗――《咏护墙植物地锦》:地锦铺荫绿满墙,万家安乐笑炎凉,最珍春雨潇潇夜,叶叶歌吟湿舞裳。”

这回轮到影喝彩了:“好,言近而旨远,可叹我无诗才,不能唱和。但愿这个报告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并大力推广,则为大幸。”

报告呈上去几个月了,如泥牛入海无消息。

景影很惆怅。

社区忽然贴出通知:将组织专人,把各住宅楼外墙的地锦全部清理干净,以便美化环境,参加全市“美丽家园”的评选活动。

景影感到很惊愕,这真正是瞎胡闹。一打听,是省里一位领导,在市里有关部门陪同视察时,随便说了一句“要显出外墙本色才有整体美感”的话,于是层层认可,雷厉风行遵命照办。

景影雷急火急去了社区的管理办公室,对一位年轻的女主任,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通道理,关键句是:决不能清除地锦!

女主任漠然地看着景影,然后说:“上头有指示,我能不办吗?再说许多住户都同意哩。你想想,我得请人,得发工钱,还要刷涂料,我愿意吗?”

景影大声说:“别人同意,我不能阻止,但我家的房子,当然包括外墙,是我用钱买的,是我的私有财产。我家外墙的地锦,决不能清除!谁敢清除,我上法院告谁!”

景影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一栋栋楼外墙的地锦,被清除干净了,再刷上白色的涂料。

只有景影家的外墙,还留着一片地锦,如白色波浪中的一个绿岛,格外扎眼。

景影对老伴说:“我就守望着这一片绿色,可奈我何?”

刘欣默默不语。

有一天,正好儿子、儿媳回家来吃饭,刘欣对景影说:“你早出晚归,社区的许多闲话你听不到。”

“嚼什么舌根子了?”

“国人有窥探他人隐私的好奇心,原本互不打交道,但因我家不肯清除地锦,便成了一个议论的焦点,他们说: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

“屁话!这是简单的维权,与当副局长何干?”

“还有人说,小偷喜欢到有权有势的人家作案,他留下绿的标记,可以直奔其家,不致大家受难。”

景影气得一拍桌子,吼道:“这是什么混账逻辑!我若是贪官,有的是钱,还买这二手房干什么?”吼完了,无力地坐下来,连连叹气。

儿子、儿媳忙说:“爹,我们也担心哩,万一小偷上门,偷不到值钱的东西,又正好撞着你们两个老人,撒气行凶,得不偿失啊。”

景影忽然若泪纵横,说:“你们看着办吧……”

刘欣马上走向摆放座机的地方,拔号给社区管理办公室,说:“我家外墙的地锦,你们去铲除吧。”

(有删改)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品详细描写景影家外墙的地锦,突出其四季诗意之美,寄寓人物对地锦的喜爱之情,为后文情节走势作铺垫。

B. 景影是园林局副局长,但平日上下班从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搬家、安家也不让他人知晓,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的低调和廉洁。

C. 景影的报告在局办公会议上全票通过,说明与会人员都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毕竟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对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

D. 景影对自己的报告充满信心,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但上级领导部门对此反应冷淡,报告被搁置,所以他深感惆怅。

8. 文中引述刘欣《咏护墙植物地锦》一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C    8. (1)突出了地锦的诗意美,传达人物对美好未来的畅想。(2)进一步写刘欣、景影对地锦的喜爱,为后面情节的突转蓄势。(3)照应前文刘欣儒雅的语文教师身份,增加了小说的文化意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9. (1)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实:人在面对外界舆论压力的时候,往往难以坚守自我而是选择妥协屈从。文中景影从最初的“可奈我何”到后来的“你们看着办”即为例证。(2)批评官场不良风气。讽刺当下某些地方官场生态不健康,上级领导随口一句话,下级就奉若神明,处理问题“一刀切”。本文中清除地锦即是例证。(3)提醒人们切勿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妄议是非。文中社区民众不了解具体情况,“嚼舌根子”,形成不良舆论,给主人公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4)呼吁绿色生活意识。小说中景影喜爱地锦,然而他家的地锦却难逃被铲除的命运。小说意在用他的无奈来唤醒人们绿色生活与诗意栖居的意识。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项,“说明与会人员都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毕竟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对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错误。结合“他起草了一个报告《关于倡导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的几点建议》,局办公会议自然是全票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景影五十有五了,如今是园林局副局长了”分析,对全票通过的解读失当,其中应该还有其身份的原因。

故选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以分析引用作用的形式考查。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引述刘欣《咏护墙植物地锦》一诗有什么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分析。“地锦铺荫绿满墙,万家安乐笑炎凉,最珍春雨潇潇夜,叶叶歌吟湿舞裳”,结合“绿满墙”“安乐”“歌吟”等分析,突出了地锦的诗意美。结合“报告呈上去几个月了,如泥牛入海无消息”“社区忽然贴出通知:将组织专人,把各住宅楼外墙的地锦全部清理干净,以便美化环境,参加全市‘美丽家园’的评选活动”“只有景影家的外墙,还留着一片地锦,如白色波浪中的一个绿岛,格外扎眼”等分析,写刘欣、景影对地锦的喜爱,为后面情节的突转蓄势。结合“妻子刘欣在中学教语文,特别喜欢古人写花写草的诗文”分析,照应前文刘欣儒雅的语文教师身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作品主题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应根据对小说内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结合着小说的主题,联系现实生活,从呼吁绿色生活意识、谴责舆论暴力、批评官场恶劣风气、暴露清官难做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结合“景影大声说:‘别人同意,我不能阻止,但我家的房子,当然包括外墙,是我用钱买的,是我的私有财产。我家外墙的地锦,决不能清除!谁敢清除,我上法院告谁!’”“景影忽然若泪纵横,说:‘你们看着办吧……’”分析,人在面对外界舆论压力的时候,往往难以坚守自我而是选择妥协屈从。结合“社区忽然贴出通知:将组织专人,把各住宅楼外墙的地锦全部清理干净,以便美化环境,参加全市‘美丽家园’的评选活动”“一打听,是省里一位领导,在市里有关部门陪同视察时,随便说了一句‘要显出外墙本色才有整体美感’的话,于是层层认可,雷厉风行遵命照办”分析,批评官场不良风气。结合“他们说: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还有人说,小偷喜欢到有权有势的人家作案,他留下绿的标记,可以直奔其家,不致大家受难。”等分析,提醒人们切勿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妄议是非。结合“地锦把外墙涂得很绿,根扎在墙根,藤则攀墙乱爬,卵状的叶子重重叠叠,像厚厚的毯子。景影家住在5楼,窗口周围都密集着藤和叶,有的还从窗口探进头来,充满着好奇心。到了六七月间,藤叶间还会冒出淡黄带点浅绿的小花,娇滴滴的。落雨的时候,雨声沙沙啦啦,好听。而下雪后,绿意上覆一层莹白,好看。盛夏骄阳如火,地锦却浓荫送凉;深秋下霜,叶子绿中透红,如无数跳跃的火苗”“景影对老伴说:‘我就守望着这一片绿色,可奈我何’”“刘欣马上走向摆放座机的地方,拔号给社区管理办公室,说:‘我家外墙的地锦,你们去铲除吧’”分析,呼吁绿色生活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乾祐末,汉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可自免。”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薄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薄无差,周祖尤倚重焉。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相,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决意用之。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遇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赠侍中。仁浦性宽厚,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教之,全活者众

(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B.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 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C.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D.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枢密院,古代官署名,掌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等,宋朝时为最高军事机构。

B. 科第,科举考试。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现于汉武帝时期。

C. 太祖,古代帝王庙号,常见于开国皇帝,多为创基业者,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D. 赠,即“追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给已死大臣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仁浦为人正直,不肯侍奉降将。他在晋末做小史时正直谨慎无人能比,契丹进入中原时魏帅杜重威想留他任职,他因重威是降将而连夜逃走投奔汉祖。

B. 魏仁浦足智多谋,助周太祖成事。在汉隐帝欲杀害周太祖时,他建议周太祖修改诏书,以激起将士们的愤怒,免去灾祸,周太祖听从了建议,取得了成功。

C. 魏仁浦熟习政务,牢记将名兵数。周太祖曾问他各州屯兵数量和将校姓名,他提笔即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竟没有一点差错,周太祖特别倚重他。

D. 魏仁浦宽容仁厚,以德报怨被赞。汉隐帝宠臣贾延徽曾多次诬陷他,险些使他遭遇不测,然而当贾延徽被擒后他不仅不报私怨,还保全贾延徽,被赞为长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

2)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

2)世宗朝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近侍,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黄缣”,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双丝织的微带黄色的细绢,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

“克”是能够的意思,“不克”的宾语为“供养”,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

句意:他的母亲借黄缣为他做夏衣,当时仁浦十三岁,感叹说:“作为人子不能够供养母亲,却让慈母求人借贷来给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吗。”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把衣服沉入河水,发誓说:“如不能富贵显达,不再渡过此河。”

故选D。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始现于汉武帝时期”错,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是察举制;科举制始于隋朝。故选B。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连夜逃走投奔汉祖”错,结合“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分析,“连夜逃走”文中没有体现;结合“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分析,“迎谒”汉祖是后来的事。故选A。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济”,成功;“谋”,商量;“遣”,派遣;“赍”,携带;“示”,给……看。(2“忤”,冒犯、触犯;“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定语后置);“之”,代词,他们;“活”,使动,使……活下来。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县人。幼年丧父而家贫,他的母亲借黄缣为他做夏衣,当时仁浦十三岁,感叹说:“作为人子不能够供养母亲,却让慈母求人借贷来给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吗。”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把衣服沉入河水,发誓说:“如不能富贵显达,不再渡过此河。”晋末,在枢密院做一名小史,任职正直谨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契丹进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一向知道仁浦,想留他补任低级职务。仁浦因为重威是降将,不愿侍奉他,就逃走了。汉祖在太原起兵,驻扎巩县时,仁浦在道旁迎接,汉祖当即授予他原职。乾祐末年,汉隐帝秘密命令澶州元帅李洪义杀掉骑将王殷,命令郭崇杀害周太祖。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周太祖很害怕,召仁浦入府谋划,并且把诏书给他看。仁浦说:“侍中您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和重要藩镇,对朝廷有功,君上听信谗言,即使想要表明心迹,又怎能做到呢。现在诏书刚刚发下,外面没有人知道,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将士的愤怒之心,(这样)就能免去自己的灾祸。”周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改动诏书给诸将看。大家又害怕又愤怒,于是长驱渡过黄河。到周太祖即位,任命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仁浦说:“臣记得。”于是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错,周太祖特别倚重他。世宗即位,想要任命仁浦为宰相,议者认为他不是科第出身,世宗坚决用他。宋初,提升官位为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天宴会,太祖悄悄对仁浦说:“我想亲自出征太原,怎么样?”仁浦说:“欲速则不达,望陛下慎重。”仁浦跟从出征太原,中途患病。返回途中到梁侯驿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赠侍中。仁浦性情宽容仁厚,一味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信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想吞并仁浦的宅第,多次诬陷他,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等到周太祖进入汴京,有人擒住延徽交给仁浦,仁浦推辞说:“趁战乱报私怨,不忍心这样做啊。”努力保全了延徽。当时舆论称赞他是长者。世宗朝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近侍,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注】邀往城外寻春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中。

曲栏出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注】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山中鸟儿殷勤招唤诗人,门前水池里的冰融化后生出小鱼,描绘出早春时节鸟儿清脆啼鸣、池塘冰消水动的画面。

B. 诗中“红裙”一词所用的修辞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红巾翠袖”不同。

C. “惊”字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空”写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

D. 虽仍卧病在床,但听到友人邀约寻春的鼓角声便毅然起身,可见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15. 诗歌的尾联有什么作用? 

【答案】14. C    15. (1)描绘了一幅郊野初春美景图。曲折的游廊回榭,让人感到狭小局促,冬日的萧瑟已消退,整个原野上东风鼓荡,大地回春;(2)表达了诗人对郊原浩荡春色的喜爱,及作者疾病初愈,看到大好春光的喜悦之情,表现了诗人开朗和豁达的心胸;(3)照应题目。由题目得知作者在陈述古的邀请下出外寻春,结尾告知读者寻春之结果:蓬勃的春天已入眼帘和心胸,一扫老病之悲。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A项,“门前水池里的冰融化后生出小鱼”理解错误,门前水池里的水像鱼鳞似泛起波纹;

B项,“不同”错误。“红裙”,指美女;“红巾翠袖”,指红色的头巾、绿色的袖子,是少女的装束,是少女的代名词。修辞同为借代。

D项,“仍卧病在床”可从“病后”得知有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说法不准确。

故选C。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曲栏出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意思是曲折的游廊回榭,终究还显得萧瑟,放眼望去,整个原野上东风鼓荡大地回春。用反衬的手法写出城外春光浩荡的景象。尾联写寻春的结果,用城内“曲栏幽榭”的“寒窘”反衬城外春光的蓬勃浩荡。对郊原浩荡春色的喜爱;病后,在郊原春色的感动之下,内心的开朗和豁达。照应题目《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由题目得知作者在陈述古的邀请下出外寻春,结尾告知读者寻春之结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洞庭湖在月色笼罩下的美景。

2)《庄子·逍遥游》中,先写鹏的背脊很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然后“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写出鹏翅膀的状态;紧接着再用“____________”点出其飞翔的目的地。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 其翼若垂天之云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璧”“垂”“徙”“徘徊”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瑞夫斯基是一位___________的“超能力者”,无论是多长的字母、数字和符号,只要他念一遍,就可以按照顺序毫不出错地复述出来,只有当他___________并努力告诉自己要忘记某些信息的时候,他才能做到遗忘。然而,瑞夫斯基的“超能力”却给他带来了许多困扰。比如,他并不能准确地记住他人的长相,别人表情的变化在他的眼里只是不断变化的光影。他可以将别人说过的话          ,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说话者的想法,这是由于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单个字句中,不能对具体的信息进行整合。

非凡的记忆力成为瑞夫斯基的痛苦。其案例也让我们认识到,遗忘同样重要。遗忘为什么如此重要?最简单的解释可能是:因为大脑需要为新的记忆腾出空间。(         )并不需要刻意地去“扩充脑容量”。遗忘在记忆系统中究竟在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根据最新的研究,科学家发现,遗忘过时和错误的信息可以表现出更灵活的行为方式,从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遗忘也可以避免我们不遭受无用信息的干扰。遗忘是为了基于记忆做出更好的决策,所以我们无需总是为了遗忘而___________,也许那只是大脑让你抛弃无用信息的一种方式。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挥而就  全神贯注  滚瓜烂熟  杞人忧天

B. 一目十行  全神贯注  倒背如流  庸人自扰

C. 一目十行  一丝不苟  倒背如流  杞人忧天

D. 一挥而就  一丝不苟  滚瓜烂熟  庸人自扰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我们的大脑容量巨大,能够储存的记忆量也十分庞大

B. 因为我们的大脑能够储存的记忆量十分庞大,容量也巨大

C. 但是我们大脑能够储存的记忆量十分庞大,容量也巨大

D. 但是我们的大脑容量巨大,能够储存的记忆量也十分庞大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表现出更灵活的行为方式,可以帮助遗忘过时和错误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也可以避免我们不遭受无用信息的干扰。

B. 我们表现出更灵活的行为方式,可以帮助遗忘过时和错误的信息,也可以避免我们不遭受无用信息的干扰;同时,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 遗忘过时和错误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出更灵活的行为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遗忘也可以避免我们遭受无用信息的干扰。

D. 遗忘过时和错误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出更灵活的行为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我们遭受无用信息的干扰;同时,遗忘也可以帮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一目十行:指看书时一下可以看十行字,形容阅读速度很快。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结合“无论是多长的字母、数字和符号,只要他念一遍,就可以按照顺序毫不出错地复述出来”分析,此处主要讲瑞夫斯基的阅读速度之快,选用“一目十行”。

全神贯注:形容精神高度集中。一丝不苟:指一点儿也不马虎,形容做事认真。结合“努力告诉自己要忘记某些信息的时候,他才能做到遗忘”分析,主要讲注意力需要集中,选用“全神贯注”。

倒背如流:形容书背得非常熟。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结合“他可以将别人说过的话”分析可知,主要讲书背的熟悉,选用“倒背如流”。

庸人自扰:指本来没事,平庸的人自己惹事找麻烦。杞人忧天:是指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结合“为了遗忘”“那只是大脑让你抛弃无用信息的一种方式”分析可知,不需要为了遗忘而自找麻烦,选用“庸人自扰”。

故选B。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因为大脑需要为新的记忆腾出空间”“并不需要刻意地去‘扩充脑容量’”分析,此处应该是表示转折关系的,排除A项、B项。

比较C项、D项,应该先讲“容量巨大”,后讲“储存的记忆量也十分庞大”比较好,排除C项。

故选D。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不合逻辑,“避免”“不遭受”不合逻辑。

B项,不合逻辑,“避免”“不遭受”不合逻辑;语序不当,“避……无用信息的干扰”“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位置互换。

D项,语序不当,“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我们遭受无用信息的干扰”“帮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位置互换。

故选C。

 

20.下面是某中学灾后重建方案评审会议的通知,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河南省英才中学对于召开灾后重建(扩建)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议的通知

各规划设计单位:

为圆满完成鄙校重建(扩建)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经上级批准,决定召开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9年2月14日上午8点。

二、会议地点:广成宾馆三楼会议室。

三、食宿地点:参评单位在指定宾馆自行登记住宿,统一用餐。

四、参会单位及人员:有关领导、评审专家、业主单位代表、各设计单位代表。

五、评审形式:各设计单位抽签排序,按抽取顺序依次进行陈述、答疑,每个设计单位陈述及答疑时间限定为30分钟左右,陈述答疑完毕后,上交设计资料。专家组进行方案评审。

六、参评要求:2019年2月13日下午5点半前在广成宾馆报到,过期不到视为弃权。

河南省英才中学

2019年2月6日

【答案】(1)“对于”改为“关于”;(2)“鄙校”改为“我校”;(3)“征集”后加“任务”;(4)去掉“左右”;(5)“过期”改为“逾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关于”,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全句修饰语。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结合“召开灾后重建(扩建)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议的通知”分析可知,应该是“关于召开灾后重建……”,把“对于”改为“关于”。称自己的学校,一般用“我校”,把“鄙校”改为“我校”。成分残缺,“完成”后面缺少宾语,“征集”后加“任务”。“限定为30分钟左右”表述不严密,去掉“左右”。“过期”,常常意指食品超过了安全的食用期限。或指某一物品超过有安全的使用期限。也可指合同、承诺超过了所设定的时间。语境是超过期限,可改为“逾期”。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21.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传播国学的文化交流机构。下面是孔子学院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标志是中文“汉”字的变体,融合了地球、逗号和鸽子等要素。“汉”字代表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地球图案寓意把汉语向全球推广,逗号象征汉语推广交流永无止境,昂首高飞的鸽子彰显了中国文化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徽标转换的能力,属于图文转换的范畴。解答本题,要注意看清要求,对于构图要素认真观察,看徽标由几个部分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哪些,然后按照顺序描述出来即可。对于意蕴,应结合徽标使用的场合进行答题。要求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重点放在徽标中心的“汉”字的变体上,看变体的组合形式,运用联想和想象解读,如画面左侧是鸽子,右侧是地球和逗号的组合,结合制作的背景与目的来看寓意,可知与弘扬传统文化有关,用逗号表示,推广交流永无止境,地球代表推广范围是全球,鸽子传递和平和谐,说明了中国的文化精神。该构图要素和寓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介绍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鲁迅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以唤醒国人为己任,那一年,他25岁。

材料二:1993年,马化腾大学毕业后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做编程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该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自娱自乐。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一年,他27岁。

材料三:2008年7月,石磊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说:“未来怎样,没有必要刻意去设计,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来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就好。”那一年,他20岁。

学校要组织以“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阅读这几则材料时生发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立足自身,回应时代激变

古人有言:事异则备变。面对着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进程,如何处理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是每一位高中生不可逃避的问题。

时代风云本是一条浩浩荡荡前进的大河,从未停歇。近年来随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新兴产业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许多从前的“吃香稳定”工作带来棒喝一击。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看到此种“新生与淘汰”间的合理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亦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在正确对待历史发展潮流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思考风云际涌下“人”的立足点与发展点。无论是阿尔法狗秒杀大众围棋高手,还是沙特阿拉伯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引发的“恐怖谷效应”,都在世界范围内对机器智能、科技发展的恐慌。但在我看来,如今的大数据、智能时代是挑战更是机遇。一系列新职业应运而生,不仅种类多样且分工更为细化。如果说“文艺复兴”将关注点转向为人,那么“智能时代”则有助于将人的关注提升至更高的品质追求上。于我们高三学生而言,可供选择的专业领域更加多元。虽一些传统工种面临淘汰,但那大多是重复性、规律性、可模仿性的工作,相对应的,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精细化、技能化,为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斑斓色彩。

以上是立足在世界范围全球进程的探讨,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国内,亦会发现许多值得注意的职业闪光点。

老行当“铁锅锻造”因纪录片重回人们视野;手艺人藤椅编制技术再博取众人眼球;更有街角巷道的民间风味制作重赢人们青睐……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今日,中国的传统工艺并未因为“时代久远”而“色老珠黄”,反因“历史悠久”更具人文底蕴。此等传统工艺重焕生机给我们亦有珍贵启示:唯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特殊性,且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纵使风云激荡、波云诡谲,纵然时代竞争与社会焦虑与之而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要学习老子式的澄澈清静,亦要有希腊狄俄尼索斯式的郁勃汪洋,这是最为重要的心态塑造,此为其一。

其二,提升自身技能应对挑战始终是不渝真理。最后,绳其祖武,关注老祖宗的传统工艺并联系考虑自身实际以做出职业规划。

史铁生有言:生命的挫折须臾常在,挑战却不可或缺。唯有向上向善,以不断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方能做出合适自己且有益社会的职业选择。

“纵使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愿你我成为国家栋梁。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思考“生涯规划”,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此次作文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文章立意应建立在对三则材料整体的把握上,应该探究三则材料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三则材料出现的人物虽然同属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但在生涯规划上都是成功的,富有意义的,他们的生涯规划对年轻人具有正向启发、导引作用。第一则材料:鲁迅先生在观“日俄战争教育片”之后,“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以唤醒国人为己任”。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生涯规划是在现实的刺激下,将国家民族的责任扛在肩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第二则材料:作为编程工程师的马化腾在实践中“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自娱自乐。”可以看出,马化腾的生涯规划,是根据认识的提高、时代的需要并在实实践中摸索探究出来的,同时强调生涯规划应该与社会的实用需求紧密结合。第三则材料:石磊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的人生规划没有“刻意去设计,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来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就好”,他的人生规划强调“踏实”“负责”,也强调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中三位人物在做出人生规划时,都处于青年时期,材料都强调了他们的年龄,他们的生涯规划,都是立足高远,经过了自己独立思考,是在实践中深思熟虑不断摸索探究的结果;同时,都把自己的生涯规划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国家和民族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立意:(1)青年人的生涯规划,要植根于时代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具有社会使命感、责任感。(2)青年人的生涯规划,不要一蹴而就,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实践中观察、思考、调整、改变,最后才能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3)青年人的生涯规划,不应盲目从众,而应独立思考,最后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4)青年人的生涯规划,应该年轻时开始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奋斗方式。(5)青年人的生涯规划,应该在明确目标后,应立足当下,认真踏实,知行合一。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涵大我情怀,秉实干精神”。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绘生涯规划应立命于家国情怀,秉持稳重之步伐,兼具实干之精神;绘生涯规划应从大我情怀出发;绘生涯规划秉持踏实稳重之步伐;绘生涯规划更应兼具实干精神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我们作为肩负时代使命重任的一代,规划生涯时将家国、踏实、实于内期于心,外化于心,实乃真知灼见也;智行生涯之路,需要我们有梦想,有担当等。

【素材】有人说,人生就是发生的事情永远在计划之外。我不能否定这句话,但也不尽然赞同。即使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仍然应该在心里对未来有所计划。生涯规划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因为你必须明确你的目标和方向。

生涯规划有助于你明确目标,而明确目标是现在大多数高中生最需要也最难做到的事情。这个目标不是指要考上哪一个大学,而是指未来应该做什么,向哪个方向发展。没有生涯规划的我们只能看到最近的地方,却从未展望过远方。鲁迅先生25岁时立下大志,从此笔耕不辍,终成以笔为刃的民族战士。可见,明确目标有多么重要,它能让你不迷茫,能够给你前行的勇气。

生涯规划,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它能使你在前进的道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坚定;它能使你逆风而行,逆流而上;它能带给你奋斗与前行的动力,它能带给你与困难搏击的勇气。人生需要规划。

青年人的生涯规划向来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难理解,因为虽然没有人永远是青年,但永远有人是青年。在变化着的代际交替中不变的是每一代青年的逐梦未来、意气风发。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那么其实所有青年的生涯规划,也都是有迹可循的。一言以蔽之——大笔规划,小步落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代的浪潮几经波折来到我们面前。路,是走出来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更是奋斗出来的。把握人生方向,寻找一条前行之路至关重要。

在寻路的征程上,满足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绽放属于自我的人生之花是寻路的初级但必须具备的阶段。大学生村官石磊坚定自我的人生方向,对自己负责,那年20岁的他做了一回自己,探索只属于他自己的路,无论路前多么黑暗,他的赤子之心永不灭,有许多人回农村创业,放弃城市高薪;有许多人不惧他人眼光,选择最平凡的道路;有人为着自己的目标砥砺前行,他们的路仍然是伟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生的重大目标。

青春,是二月清风拂绿江南岸时萌发的一枝新柳,他有着青翠之色,黛若远山,有着朦胧的美好。而指引的那一只手,则是把一枝碧点染为漫山红的画笔,给人生绘上一幅绚丽的画卷。方向是根基,缺乏适当的规划,原本设想的姹紫嫣红,或许会成为吞噬生灵的“水葫芦”。画笔握在自己手中,行吾之途,莫负韶华。

遵从吾心,行吾之途,莫听世人言语,石磊身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优秀毕业生,却去当大学生村官,由城入乡。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同样是前不久毕业的内蒙古高考状元,不当工程师而去当主播,同样掀起了一阵舆论热潮。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没有刻意设计自己的生涯,选择以后就义无反顾的投入其中,用汗水浇灌出明丽的花朵。

家国情怀是个人对自己使命的承担,古有甘罗十二使赵,后有鲁迅弃医从文,现有石磊、马化腾以实用、被需要等诸多理由走向为人民奉献的道路。家国情怀是古往今来的主旋律,没有担当与抱负的人,其视野胸襟未免狭隘。悠悠华夏五千余年,长江黄河哺育了无数炎黄子孙,让我们的血液里也流淌着中华精神。我们的血与长江黄河相交融。缺乏从家国视野出发的生涯规划,是一份残缺的生涯规划。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