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答案)

时间:2020-4-28 作者:791650988

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答案),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江苏,莲山课件.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座位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涂黑,非选择题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写在试卷上无效。

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

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3.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4.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缺失的“”部分原文应为

A.民族资本 B.官僚资本 C.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

5.2016年4月,xx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6.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7.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

B.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

C.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生产力水平

D.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

8.阅读下表: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9.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每个公社都将公路修通,修一条宽一点的洋灰路和柏油路,不种树,可以落飞机,就是飞机场。将来每个省都搞一二百架飞机,每个乡平均两架,大省自己搞飞机工厂。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大跃进”风潮席卷全国

C.十年文革大办航空运输 D.改革开放科技的成熟

10.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

12.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D.扬长避短

13.“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

14.《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锄等成为乡村的日常用具。铁农具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不包含

A. 相地而衰征”

B.“除井田,民得买卖”

C.“男子立田女织布”

D.“千耦其耘”

15.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后来被打破。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和私营手工业的部分行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明朝 B.汉朝、唐朝

C.明朝、清朝D.春秋战国时期、宋朝

16.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据所学推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工商业人口的自然集中 B.封建地主经济的初步发展

C.手工业生产的种类增多 D.统治阶级政治军事的需要

17.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经济发展新变化的是

A.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B.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C.工商业为主的城市大量出现 D.有些地区开始用纸币交易

18.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的“京都芜湖会馆”是当今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会馆作为“乡土之链”,不仅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亦与明清科举制度、人口流动相伴随。下列关于会馆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9.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0.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共中央的一次农业工作会议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为了克服很多农民的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能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并为国家工业品销售开辟一个广阔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国政府()

A.进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 B.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方针

C.开始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在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21.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

22.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A.深圳特区

B.海南特区

C.港澳特别行政区

D.上海浦东

2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24.下列社会习俗的出现与革命思潮的推动有关的是

①“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④“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5.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A.报纸 B.广播 C.电影 D.电视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单元质量检测三(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单元质量检测三(答案),高一历史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26.歌曲《放足歌》中唱到:“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数。”歌曲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7.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这说明

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

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

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

28.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9.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1780年为100;1812—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

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30.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A.机器工厂 B.股份公司 C.垄断组织 D.跨国公司

31.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 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32.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实质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罗斯福新政中,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增加产品供给减少消费B.增加消费减少产品供给

C.减少产品供给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增加产品供给

33.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整个美国经济面临崩溃。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许下“新政”诺言,借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现实依据是

A.胡佛的自由放任主义 B.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C.苏联的计划经济经验 D.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34.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

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3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农业上大规模种玉米B.一味发展重工业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36.苏联市场上大多数商品,都是禁止或限制私人携带出口的,所以在海关出口目录上,详细规定各类消费品的出境携带种类和数量。但对进口奢侈品(香烟、酒、化妆品)进行补贴。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民用工业的结果

B.工业化进程中畸形的经济结构

C.苏联综合国力长期落后于欧美

D.经济领域长期存在的冷战意识

37.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在制度创新之中,国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他说过:“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下列经济思想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38.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胀”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B.扩大政府开支

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

39.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40.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II卷(非选择题)

. 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7分)

42.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全民之共识,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14分)

材料一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9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材料二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

――以上材料来自“凤凰网”

1)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7分)

2)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7分)

4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 (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大宗除输出粮食,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削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洋纱、洋布的进口(单位:千海关两)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3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7分)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A卷1——20 BBCDA DDCAA CADBB ADABB

21——40 DDBDC BCCBC BCCAD BCCAB

B 卷1—20 CADBB ADABB BBCDA DDCAA

21—40 DDBDC BCCBC BCCAD BCCAB

41.(1)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

(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4分)

(3)措施:加强救济工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行“以工代赈”。(6分)

原因: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分)

42.(1)洋务运动。(1分)

主要措施: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改革教育体制(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等。(答出三点即得6分。如果是只正确列举具体的企业而没有体现“概括”,酎情扣分。) (2)“中国经济模式”指中国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成果。(或改革开放之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和平崛起之路等)(1分)

史实:①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4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任意2点即得4分)②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贸。(2分,答对任意一点即得2分)

43.(1)状况:商品交易地区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商业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发达;(3分)(2)特点:多种类型;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3分)

3)变化:外国输华商品(棉纺织品)数量剧增。(1分)

影响:①中国经济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③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检测卷(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检测卷(答案),高一历史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莲山课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