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教案

时间:2020-9-1 作者:791650988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周亚夫军细柳教案,周亚夫军细柳,莲山课件.

23 愚公移山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九十——将近。智——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教案,诗词五首,莲山课件.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智叟是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15.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愚公移山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表达要得体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表达要得体教案,表达要得体,莲山课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