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背影教案

时间:2020-9-1 作者:791650988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白杨礼赞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白杨礼赞教案,白杨礼赞,莲山课件.

14 背影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理解关键的语句,表达特殊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重点

透过文章细致的人物描写,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

 

难点

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

朗读法 启发式教学 合作探究法

朱自清的画像。

2课时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躯,当然也就会有背影。你们仔细观察过父亲的背影吗?为什么朱自清会选择刻画父亲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正面?让我们一起来探一探究竟。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初即创作新诗。后来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纪实性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件什么事?表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感情?(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

课文写了父亲为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让终生难忘的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挚的思念。

2.自读课文,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分小组交流、朗读这些语句,说明其使你感动的原因。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

四次。第一次:点题的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其中对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的描写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

2.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怎样细致的描写刻画?

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突出了黑色这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一词写出走路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的样子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父亲爬月台:动作描写“攀”、“缩”、“倾”。作者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的令人揪心啊!作者用“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啊!同样作者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3.父亲的背影,是否让作者有所触动?表现在哪里?

表现是流泪。第一次的: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

第二次的是父亲为买几个橘子不顾年纪大、手脚笨攀上爬下沾泥带土被其深厚、真挚的爱激动得“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快”字说明动情之深反应之速衬托出父亲在特定的环境下给作者留下的“背影”印象是很深的也是最难忘的。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第三次的“泪”是在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的时候离情别绪悲伤惆怅使得“眼泪又来了”。一个“又”字反映出作者悲其家境惨淡感其父子情深叹其相见无期达到了情不能自已的境地。

第四次的“泪”是接读父亲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几年前分别时的父亲“背影”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追忆往事惦念老父相见无期悲感交集其泪的含义该是多么深沉、复杂啊!

4.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父亲而他却在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教案,散文二篇,莲山课件.

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的体贴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5)“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父亲,是我们的至亲;父爱,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课文中的父亲虽然没有英俊的外貌,也没有如簧的口才,但同样给了我们过目难忘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可亲可敬的父亲。

1.感悟作者平实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文章中还有很多处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体会一下。如: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作为全家顶梁柱的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逆境中心情无疑是沉重、难过的但是在儿子面前父亲不仅不把自己沉重、难过的心情外露而且还反过来安慰儿子更可见父亲的体贴。

(2)“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父亲的不放心正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爱护。

(3)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讲价钱;终于讲定了价钱,为”“拣定了座位;”“小心,又嘱托茶房照应

表现了父亲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事事都要替儿子安排好的心情(无微不至的关心);而当时只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我当时的不理解恰恰从侧面反衬出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4)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我理解了父亲的爱对父亲产生疼惜之情。

(5)橘子买回来后,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

(6)临别时,父亲说的话虽然很简单、朴实,但里面包含着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

(7)“他触目伤怀,自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背影

两个自然表现了对父亲更深的理解,泪光中的背影已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其中还包含着老境颓唐、每况愈下而又爱子心切的老年父亲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更为深切的疼惜、怀念之情。

2.疑点探究。

(1)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第23自然段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2)背影为题的作用是什么(课题能否改为浦口惜别)

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结点。

曾经有人说过,世上最伟大的感情莫过于爱,世上最可贵的行为莫过于关怀。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生活中,我们时常沐浴在这样的爱和亲情之中,让我们在感受到这份爱的同时,珍惜和铭记它吧!

第一部分(1自然段):开篇点题,写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回忆往事,追述在浦口车站与父亲离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23自然段):交代这次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

第二层(45自然段):写父亲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为下文描写背影做铺垫。

第三层(6自然段):具体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第三部分(7自然段):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思念父亲之情。

1.刻画细腻。

文中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攀爬月台,分别具体地写了手、脚、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

2.脉络清晰。

文章有两条线。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是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前两件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每个细节都未放过。

另一条线是以背影为标志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以背影为线索,“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背影这根主线清晰,反复照应,并且环环相扣,有详有略。

背影父子情深

人物形象的性格、情感和思想是通过文章语言流露出来的,所以品读语言也就成为这两节课的重要环节。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这一课的教学思路就是“品析语言的深厚内涵,剖析人物精神世界”,利用关键的词句带动学生去品味文章中相关的细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思索、讨论,促使学生的灵感不断迸发。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也开始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我也更加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教育机会随时都有,需要自己去用心体会,挖掘。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昆明的雨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昆明的雨教案,昆明的雨,莲山课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