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20-7-15 作者:791650988

2020浙江省舟山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0浙江省舟山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浙江,舟山市,中考数学真题卷,中考数学试卷,莲山课件.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一、重温线上学习21分)

1.“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在钉钉群“家校本”发布了任务单,请你完成。(4分)

“汉字偏旁探源”任务单

偏旁

汉字

成语/名句

 

  (1)_______

 

 

人迹~至

 

   罗

 

 

(3)_______

 

(2)_______

 

 

学而不思则~

◎我的发现: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是汉字“  (4)  ”作偏旁时的不同形式。

 

2.在撰写题为《迎难而上 共克时艰》的演讲稿时,小瓯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内容。他将整理的材料发到钉钉群,请你参与交流。(10分)

1)根据积累,帮他补全古诗文名句。(6分)

序号

主题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刚毅

岂不罹凝寒?    ▲    

刘桢《赠从弟(其二)》

坚忍

刑天舞干戚,    ▲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自信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乐观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自强

    ▲    ,不尤人。

《论语·宪问》

坚贞

富贵不能淫,    ▲    ,威武不能屈。

《〈孟子)二章》

2)读了材料,有同学指出有一处主题词与名句不匹配。这处是(    )(填序号)(2分)

3)以下文字是小瓯演讲稿的结语,请用李白《行路难(其一)》或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帮他补全。(2分)

同学们,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们学习、生活的节奏,但我们始终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古诗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我们终能战胜病毒,重返校园!

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7分)

◎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5分)

《儒林外史》阅读笔记

回目

人物

第1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

第2-54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

儒林士人

中周进、严监生、

匡超人、杜慎卿……

 

第55-56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

市井奇人

 

季遐年、王太、

盖宽、荆元

 

 

◎留言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

2)下列作品中,你认为最适合推荐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  B.《镜花缘》  C.《围城》  D.《格列佛游记》

二、品味画里人生1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7题。

子规的画   [日]夏目漱石

1)我只有一张子规的画。为了纪念亡友,我长时间地把它放在袋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时简直忘记它的所在。近来忽然记起,觉得这样放,若是有个搬迁挪移之事,稍一不慎,便不知会散失在什么地方。所以想立刻把它送到裱糊店里,裱一裱悬挂起来。抽出包装纸袋,掸去灰尘,打开一看,画还是按原来的样子,潮乎乎地叠作四折,放在那儿。在我的记忆中,袋子里除了画以外,什么都没有。可是,竟还从中发现了子规的几封信。我从中选出最后那封和另一封不知年月的短信。在两封信中间夹上那张画,把三者归拢到一块儿拿去裱褙。

2)画,是插在小花瓶中的关东菊。构图是极其简单的。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

3)从这个注释来看,他自己并不觉得他的作品很好。子规在画好这幅画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东京了。他是给这幅画题了一首短诗寄来熊本的:

瓶生关东菊,菊花行将萎。

君今在火国”,不知何日归。

4)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开花的枝上,只有两个花蕾,数一数叶子,才不过寥寥八九片。这孤寂的花草,笼罩在一片白色里,再加上周围是用冷蓝色画绢裱褙的,无论怎样看,也让你觉得心里冷冰冰的吃不消。

5)看来,子规为画这幅简单的花草,是不惜巨大努力的。仅仅三枝花,至少费了五六个小时。画得极其仔细,一丝不苟。费这么大的劲儿,不仅病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以他那作俳句、和歌时挥洒自如的性情来讲,也是个明显的矛盾。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

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不知他在画画方面,是忘记了使用他的俳句上已经熟练了的方法呢,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本领。

6)由关东菊所代表的子规的画,既朴拙又认真。在文笔上,凭才力他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想到这里,我不禁微笑了。当虚子看到这幅画时,他曾表扬说,正冈的画,这不是画得很好吗?我却不以为然。这画画得是那么单调而平凡,且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动;凭正冈的头脑和才气,干这心余力绌而又用不着干的工作,从而泛溢着他那掩抑不住的朴拙。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然而,毕竟由于他腕下缺乏挥洒自如之巧,手中无运笔传神之妙;不能下笔点睛,迅即勾画出幽香雅境来,因此不得不舍弃捷径,而苦心孤诣地搞他的涂抹主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拙”字,对他来说,是怎么也难免的。

7)子规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在我和他交往多年的任何时候,从未记得他曾有过因“拙”而被人讥笑的先例。甚至连一瞬间都没有过。在他死后即将十年的今天,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确实感受到了他的“拙”相。其结果,既令我哑然失笑,又教我感怀无量。对我来说,这之中充满无限兴味值得琢磨。只是这画却是异常冷落孤寂,凄寒袭人。如有可能,真想让子规为补偿这一冷落孤寂,把这一“拙”劲儿,发挥得更雄浑些。

(选自《笑与泪——外国散文名篇精品赏析》,有删改)

【注释】①子规:即正冈子规(1867—1902),俳人、歌人,是作者在第一高等学校念书时的同学,也是他的俳句老师。②火国:熊本的雅称。③不折:人名。与下文的虚子,同为作者与子规的友人。

4.下列关于子规画作“关东菊”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此画构图简单,但颜色有些繁杂。  B.此画虽单调平凡,却流畅自然。
C.此画朴拙认真,但缺少美感。      D.此画虽画简单花草,却也遵循画理。

6.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我”记忆中子规的“不拙”,再写现在感受到他的”拙”。这样写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结合加点词,联系全文,加以阐述。(7分)

 

 

 

5.子规为何特地画了“关东菊”并寄送给“我”?阅读全文,加以分析。(5分)

 

 

 

7.如果傳雷读过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的体会进行阐述。(5分)

 

 

三、追踪科考热点2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11题。

重测珠峰“身高”,这些看点别错过!

2020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一图聚焦重测珠峰背后的硬核看点。

 

二、五问珠峰重测

Q1: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
■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
Q2:为何要给珠峰再测身高?
  ■随着各项技术突飞猛进,更精准的测量成为目标。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其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Q3:为何一定要人登顶测量?
  ■专家表示,测绘队员不可以坐直升机登顶。珠峰顶上的地方非常小,飞机是不能降落的。  另外,飞机的螺旋引起的风有可能引发冰雪的崩塌。
  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
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行,目前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
Q4: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完成测量吗?
  ■专家表示,卫星遥感影像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测的只是雪面的高度。它测量的精准度在高程方向是1-2米,而人工测量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所以没有人工到峰顶上去,它就没有雪深的测量,这样也不能作为一个很准确的结
果来发布。
05:珠峰高程重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除了反映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制定整体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外,地球上最高的一座山的“身高”变化,或许也能满足人类共同的好奇心。

三、细数珠峰高程制量中的“黑科技”
为人量身高,一把尺城够。
为珠峰量“身商”,需要哪些“黑科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
这是国产北千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登顶测量时,顶峰的GNSS接收机将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同时还可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
国产设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将应用于此次测量。
重力测量“上天
此次测量将运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即把一系列复杂的测量系统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空中进行连续测量,相当于把重力测量仪带上了天。重力测量即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可以对高程测量结果进行有效改正。这是首次在北坡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珠峰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空白。

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来源:5月14日新华网,有删改)

8.依据时间曲线,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1966年至今,我国历次珠峰测绘、科考都测得峰顶冰雪厚度。

B.与历次测量相比,2020珠峰重测运用了更多的国产高科技设备。

C.2020年我国首次运用雪深雷达设备测量珠峰峰顶冰雪高度。

D.在2020珠峰重测中,人工测绘已被现代测量技术取代。

9.“黑科技”是本次珠峰测量的一大看点。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7分)

1)借助右边一组问题,简要解释什么是“黑科技”。(2分)

Q1:材料中的“黑科技”有哪些?

Q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Q3:它们发挥什么作用?

 

 

 

 

2)这组问题对你理解“什么是黑科技”有怎样的帮助?结合材料,加以阐述。(5分)

 

 

10.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语能帮你读懂编者的意图。结合材料,联系下面“词云图”中圈画的关键词,推究编者意图。(5分)

 

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越多。

 

11.新华社珠峰重测直播节目中提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小学生小越看后产生疑惑:汪洋大海是怎么变成世界屋脊的?依据下面四幅图,按要求写一段话,帮他解惑。(10分)

【写作要求】①语言得体,条理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四、探究古典意象20分)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曷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田,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㴙㴙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材料二

夜雨有作  [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

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

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

 

◎材料三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__________

(2)声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虎威

__________

(3)则蕉亦默默静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爱莲说》)

__________

(4)以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待,守候;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__________

填序

 

13.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4.《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4分)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5.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16.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3分)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7.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

 

 

 

五、探寻笔记世界60分)

18.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笔记: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有摘抄、批注、写提要、写心得、做思维导图等方式。

写作对象

写作目的

文本类型

参考角度

任务一

班级同学

分享

叙事类

做笔记的经历和感悟/用笔记、读笔记的发现……

任务二

不愿做笔记的某同学

说服

书信

笔记的重要性/做笔记的乐

趣/对笔记的辩证思考……

任务三

刚进入初中的弟弟

提供信息

说明类

如何做笔记/如何用笔记/做笔记的误区……

【写作提示】

①围绕“笔记”这一话题,选择一个任务。

②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依据文本类型,可借助“参考角度”栏进行构思,也可另选角度。

③“任务一”也可以选择文学创作。

【写作要求】

① 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重温线上学习21分)

1.“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在钉钉群“家校本”发布了任务单,请你完成。(4分)

2019-2020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三英语3月月考英语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三英语3月月考英语试卷(答案),高三下英语月考,莲山课件.

“汉字偏旁探源”任务单

偏旁

汉字

成语/名句

 

  (1)_______

 

 

人迹~至

 

   罗

 

 

(3)_______

 

(2)_______

 

 

学而不思则~

◎我的发现: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是汉字“  (4)  ”作偏旁时的不同形式。

【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成语和名句的积累等。

【解答】1)根据后面的成语“人迹~至”可知这个字是“罕”。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2)含有“罗”字的成语有:星罗棋布、门可罗雀、包罗万象、自投罗网、天罗地网、万象森罗、罗钳吉网、星罗云布、罗织罪名等。
3)根据后面的名句“学而不思则~”可知这个字是“罔”。学而不思则罔: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4)根据“汉字”一项中的三个汉字的篆文字形可知,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一个“网”字。
答案:
1)罕
2)罔
3)天罗地网(门可罗雀、星罗棋布等)
4)网

【点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2.在撰写题为《迎难而上 共克时艰》的演讲稿时,小瓯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内容。他将整理的材料发到钉钉群,请你参与交流。(10分)

1)根据积累,帮他补全古诗文名句。(6分)

序号

主题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刚毅

岂不罹凝寒?    ▲    

刘桢《赠从弟(其二)》

坚忍

刑天舞干戚,    ▲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自信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乐观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自强

    ▲    ,不尤人。

《论语·宪问》

坚贞

富贵不能淫,    ▲    ,威武不能屈。

《〈孟子)二章》

2)读了材料,有同学指出有一处主题词与名句不匹配。这处是(    )(填序号)(2分)

3)以下文字是小瓯演讲稿的结语,请用李白《行路难(其一)》或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帮他补全。(2分)

同学们,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们学习、生活的节奏,但我们始终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古诗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我们终能战胜病毒,重返校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①松柏有本性
②猛志固常在
③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注意“浊”的书写)
⑤不怨天
⑥贫贱不能移
2)④
3)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7分)

◎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5分)

《儒林外史》阅读笔记

回目

人物

第1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

第2-54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

儒林士人

中周进、严监生、

匡超人、杜慎卿……

 

第55-56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

市井奇人

 

季遐年、王太、

盖宽、荆元

 

 

◎留言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

2)下列作品中,你认为最适合推荐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  B.《镜花缘》  C.《围城》  D.《格列佛游记》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1)《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市井四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作为压轴人物,出现在“虞博士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这样一个时刻。残酷地说,贤人们是全军覆没了。这四奇人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中兴”大将了。作者公正地告诉世人一个怵目惊心又毫不奇怪的事实:那个社会烂掉了。然而作者的人文理想并没有泯灭,于一塌糊涂的沦陷之中,让四奇人与儒林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
2)本题考查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四本小说中,《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从中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镜花缘》整个故事主要描写了百花仙子因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被罚贬到人世间,从而在人间发生了 一些委婉曲折的故事。《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先后按顺序写)等地的经历。《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
故选:C。
答案:
1)小说主体部分通过展现功名利禄对周进、匡超人等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批判了荒谬举制度。在他们之后,作者以四位各怀才艺、淡泊名利的市井奇人作为压轴人物,与儒林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
2)C

二、品味画里人生1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7题。

子规的画   [日]夏目漱石

1)我只有一张子规的画。为了纪念亡友,我长时间地把它放在袋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时简直忘记它的所在。近来忽然记起,觉得这样放,若是有个搬迁挪移之事,稍一不慎,便不知会散失在什么地方。所以想立刻把它送到裱糊店里,裱一裱悬挂起来。抽出包装纸袋,掸去灰尘,打开一看,画还是按原来的样子,潮乎乎地叠作四折,放在那儿。在我的记忆中,袋子里除了画以外,什么都没有。可是,竟还从中发现了子规的几封信。我从中选出最后那封和另一封不知年月的短信。在两封信中间夹上那张画,把三者归拢到一块儿拿去裱褙。

2)画,是插在小花瓶中的关东菊。构图是极其简单的。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

3)从这个注释来看,他自己并不觉得他的作品很好。子规在画好这幅画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东京了。他是给这幅画题了一首短诗寄来熊本的:

瓶生关东菊,菊花行将萎。

君今在火国”,不知何日归。

4)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开花的枝上,只有两个花蕾,数一数叶子,才不过寥寥八九片。这孤寂的花草,笼罩在一片白色里,再加上周围是用冷蓝色画绢裱褙的,无论怎样看,也让你觉得心里冷冰冰的吃不消。

5)看来,子规为画这幅简单的花草,是不惜巨大努力的。仅仅三枝花,至少费了五六个小时。画得极其仔细,一丝不苟。费这么大的劲儿,不仅病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以他那作俳句、和歌时挥洒自如的性情来讲,也是个明显的矛盾。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

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不知他在画画方面,是忘记了使用他的俳句上已经熟练了的方法呢,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本领。

6)由关东菊所代表的子规的画,既朴拙又认真。在文笔上,凭才力他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想到这里,我不禁微笑了。当虚子看到这幅画时,他曾表扬说,正冈的画,这不是画得很好吗?我却不以为然。这画画得是那么单调而平凡,且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动;凭正冈的头脑和才气,干这心余力绌而又用不着干的工作,从而泛溢着他那掩抑不住的朴拙。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然而,毕竟由于他腕下缺乏挥洒自如之巧,手中无运笔传神之妙;不能下笔点睛,迅即勾画出幽香雅境来,因此不得不舍弃捷径,而苦心孤诣地搞他的涂抹主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拙”字,对他来说,是怎么也难免的。

7)子规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在我和他交往多年的任何时候,从未记得他曾有过因“拙”而被人讥笑的先例。甚至连一瞬间都没有过。在他死后即将十年的今天,从他特地为我画的一束关东菊中,确实感受到了他的“拙”相。其结果,既令我哑然失笑,又教我感怀无量。对我来说,这之中充满无限兴味值得琢磨。只是这画却是异常冷落孤寂,凄寒袭人。如有可能,真想让子规为补偿这一冷落孤寂,把这一“拙”劲儿,发挥得更雄浑些。

(选自《笑与泪——外国散文名篇精品赏析》,有删改)

【注释】①子规:即正冈子规(1867—1902),俳人、歌人,是作者在第一高等学校念书时的同学,也是他的俳句老师。②火国:熊本的雅称。③不折:人名。与下文的虚子,同为作者与子规的友人。

4.下列关于子规画作“关东菊”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此画构图简单,但颜色有些繁杂。  B.此画虽单调平凡,却流畅自然。
C.此画朴拙认真,但缺少美感。      D.此画虽画简单花草,却也遵循画理。

6.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我”记忆中子规的“不拙”,再写现在感受到他的”拙”。这样写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结合加点词,联系全文,加以阐述。(7分)

 

 

 

5.子规为何特地画了“关东菊”并寄送给“我”?阅读全文,加以分析。(5分)

 

 

 

7.如果傳雷读过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的体会进行阐述。(5分)

 

【分析】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先介绍亡友子规的画构图简单,色彩简单,但却遵循画理,朴拙认真,具有美感。然后表达自己在友人故去后,才真正了解他内在的心境的愧疚,以及对友人人品如画品的感动与敬佩。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A.有误,第四段“此画挂在墙壁上,看上去实在令人感到寂寥。花、茎、叶和玻璃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可知“但颜色有些繁杂”不符合文意。
B.有误,第六段“可是一接触到画具,却忽然变得呆滞僵硬起来,笔锋畏畏缩缩,踟蹰不前”,可知“却流畅自然”不符合文意。
C.有误,第六段“一幅循规蹈矩的画,却有其朴实稳重之妙,古拙而苍劲,严肃而认真。这正象征着其为人之刚耿和愚直。如果说子规的画虽拙犹美,使人钦羡不厌,也许其奥秘就在于此吧”,可知“但缺少美感”不符合文意。
D.正确,第五段“盖因他学画画之初,从不折等人那里听到画画必先写生的道理,他便在这一花一草上加以实践”,可知这幅画是遵循画理的,符合文意。
故选:D。
2)本题考查情感的理解。通读文章,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词语进行分析。“从未”“甚至”两个词连用,强调了作为人,又作为文学家的子规,在他的身上很难发现“拙”的痕迹。“确实”肯定了从他特地为“我”画一束关东菊中感受到他的“拙”相。“感怀无量”是“我”在前后对子规认识的鲜明对比中,明白了以前自己并没有真正懂这位朋友,不懂他孤独的心境。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化自己认知的错位,表达自己的惊讶、愧疚和对他人品如画品的感动、敬佩。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第二段“旁边还加了注释:‘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画得不好,须知乃病中所为。如觉得我是在撒谎,你就支着胳膊肘画画试试吧。”从画中的注释可知,这幅画是子规在病中所画。“把它看作行将枯萎的吧”,其实是暗指自己,将枯萎的关东菊来象征病中的自己。子规通过注释和短诗传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他把这幅画寄给“我”,是希望“我”这个朋友能懂他的处境和心境。这幅画也表达了他对我们之间友谊的珍视及病中对“我”的想念。
4)本题考查名著的识记与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判断傅雷读过此文是否会推荐给傅聪,要看此文是否符合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标准。如果认为会,可抓住名著中傅雷多次提到莫扎特,交流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情感的关系;傅雷提到傅聪弹肖邦作品时风格常变,指出他在艺术方面不“牢固执着”的事实。可见傅雷善于结合人物和事例来对傅聪进行教育,而此文中子规对艺术认真的态度,符合傅雷对艺术的标准,所以他完全会推荐给傅聪阅读。如果认为不会,则可从名著中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是关于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教导是严肃而理性的,而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带有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其中作者对子规为人为艺术的主观认知和傅雷的理性思考不同,所以他推荐给傅聪的可能性不大。
答案:
1)D
2)示例:作者通过“从未”“甚至”强调“我”记忆中的子规没有一点的“拙”,接着用“确实”一词强调了“我”现在真切感受到子规的“拙”,这样更能凸显“我”对子规认知的反差,说明“我”以前并不真正懂这位已故的朋友。而子规在病中特地画“关东菊”并寄送给“我”,这引发“我”明白了这一切后的“感怀无量”。这里既有“我”明白时的惊讶、愧疚,又有对他人品如画品的感动、敬佩,更充满了对他无限的思念。可见,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化“我”的认知错位,从而为最后情感水到渠成的自然抒发铺垫。
3)子规特地画“关东菊”并寄送给“我”,是希望“我”这个朋友能懂他的处境和心境。他在将枯萎的关东菊来象征自己病中的状态,又通过注释和短诗传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和对“我”的思念,从而流露出对我们之间挚友关系的珍惜之情。
4)示例一:我认为会。文中的子规于病中画“关东菊”,画的虽是一幅简单的花草,却极其仔细耐心,舍弃捷径,苦心孤诣地涂抹,表现出一种为艺术的认真态度。《傅雷家书》中傅雷提到傅聪弹肖邦作品时风格常变,指出他在艺术方面不容易“牢固执着”的事实,并提醒对新感受的东西要仔细认真地分析。
由此看来,子规为艺术的态度符合傅雷的标准。因此我认为他会将此文推荐给傅聪阅读。
示例二:我认为不会。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画作读懂子规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拙”,抒发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带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封信,情感真挚,但关于为艺术、为人方面的教导是严肃而理性的。夏目漱石对子规为人为艺术的主观认知和傅雷的理性思考不太相同,因此,我认为傅雷不会将此文推荐给傅聪。

三、追踪科考热点2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11题。

重测珠峰“身高”,这些看点别错过!

2020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一图聚焦重测珠峰背后的硬核看点。

 

二、五问珠峰重测

Q1: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
■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
Q2:为何要给珠峰再测身高?
  ■随着各项技术突飞猛进,更精准的测量成为目标。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其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Q3:为何一定要人登顶测量?
  ■专家表示,测绘队员不可以坐直升机登顶。珠峰顶上的地方非常小,飞机是不能降落的。  另外,飞机的螺旋引起的风有可能引发冰雪的崩塌。
  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
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行,目前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
Q4: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完成测量吗?
  ■专家表示,卫星遥感影像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测的只是雪面的高度。它测量的精准度在高程方向是1-2米,而人工测量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所以没有人工到峰顶上去,它就没有雪深的测量,这样也不能作为一个很准确的结
果来发布。
05:珠峰高程重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除了反映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制定整体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外,地球上最高的一座山的“身高”变化,或许也能满足人类共同的好奇心。

三、细数珠峰高程制量中的“黑科技”
为人量身高,一把尺城够。
为珠峰量“身商”,需要哪些“黑科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
这是国产北千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登顶测量时,顶峰的GNSS接收机将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同时还可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
国产设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将应用于此次测量。
重力测量“上天
此次测量将运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即把一系列复杂的测量系统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空中进行连续测量,相当于把重力测量仪带上了天。重力测量即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可以对高程测量结果进行有效改正。这是首次在北坡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珠峰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空白。

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来源:5月14日新华网,有删改)

8.依据时间曲线,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1966年至今,我国历次珠峰测绘、科考都测得峰顶冰雪厚度。

B.与历次测量相比,2020珠峰重测运用了更多的国产高科技设备。

C.2020年我国首次运用雪深雷达设备测量珠峰峰顶冰雪高度。

D.在2020珠峰重测中,人工测绘已被现代测量技术取代。

9.“黑科技”是本次珠峰测量的一大看点。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7分)

1)借助右边一组问题,简要解释什么是“黑科技”。(2分)

Q1:材料中的“黑科技”有哪些?

Q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Q3:它们发挥什么作用?

 

 

 

 

2)这组问题对你理解“什么是黑科技”有怎样的帮助?结合材料,加以阐述。(5分)

 

 

10.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语能帮你读懂编者的意图。结合材料,联系下面“词云图”中圈画的关键词,推究编者意图。(5分)

 

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越多。

 

11.新华社珠峰重测直播节目中提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小学生小越看后产生疑惑:汪洋大海是怎么变成世界屋脊的?依据下面四幅图,按要求写一段话,帮他解惑。(10分)

【写作要求】①语言得体,条理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题,围绕着“珠峰”给出一组材料。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判断能力,第二题考查下定义与材料内容的分析能力,第三题考查图表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第四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1)A.有误,图表中文字显示,1966年和1968年这两次测量未测量峰顶冰雪厚度。选项中“我国历次珠峰测绘、科考都测得峰顶冰雪厚度”表述错误。B.正确。
C.有误,图表中文字显示,我国首次运用雪深雷达设备测量珠峰峰顶冰雪高度是2005年,而并非是“2020年”。
D.有误,根据“五问珠峰重测”的问题三“为何一定要人登顶测量”,可知“人工测绘已被现代测量技术取代”说法错误。
故选:B。
2)①根据图表中给出的三个问题,在材料中找出答案,然后用“‘黑科技’是……”的句式表述出来即可。图表中显示珠峰高程制量中的“黑科技”主要有:北斗系统,雪深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国产仪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从其中的“这是国产北斗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同时还可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将应用于此次测量”“这是首次在北坡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珠峰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空白”等句子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及作用。
②根据前题的分析与解答,可知图中的三个问题是引导问题解决的思路,将自己解题的过程具体表述出来即可。
3)观察所给的“词云图”,其中最大的文字“珠峰”突出了表述的主体;周边的“重测”“精确”“国产”“首次”“2020”等文字则是突出此次重测的工具、意义、时间等,按字体的大小顺序,依次解说这些词的作用即可。
4)观察所给的四幅图,图一表现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是分离的,在现在的喜玛拉雅山脉的位置是一片大海;图二则显示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靠近,原来的那片大海边缘隆起了山脉;到了图三,两大板块已结合在一起,大海变得很小,山脉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图四则是现在的样子,大海完全消失,山脉更高。将这一过程有序表述,并注意语言浅显、简洁即可。
答案:
1)B
2)①“黑科技”是指像北斗系统、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能在应用中解决高难度问题的创新设备和先进技术。
②借助问题,我先找到材料中的“黑科技”具体指北斗系统、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然后从“首次应用”“测量方法的综合运用”“重力测量‘上天’”等内容,明确“黑科技”的特点是设备尖端、技术复杂,而且是创新应用;通过问题我明白了它们的作用是确保在极端环境下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我通过这组问题一步一步理清思路,最后将三个问题整合起来思考,就可以解释什么是“黑科技”。
3)从词云图中“珠峰”“重测”两个词看出,编者聚焦珠峰重测“看点”,意在引导读者从多次开展珠峰高程测量的背后,感受我国测绘工作者不断探索、拼搏奋斗的精神;“精确”一词,结合材料可知本次测量和历次测量,都是测绘人员对测量精度的不断追求,体现了他们求真的态度;还有“首次”“国产”等词的多次强调,有意引导读者关注国产设备,去体会重测背后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发展。
4)示例:在很久以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是分离的,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但由于大陆漂移,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慢慢靠近,然后发生碰撞。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在碰撞中相互挤压,使板块交界处大幅度向上抬升。在长年累月的挤压之下,过去的汪洋大海就变成了现在的世界屋脊。

四、探究古典意象20分)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曷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田,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㴙㴙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材料二

夜雨有作  [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

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

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

 

◎材料三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__________

(2)声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虎威

__________

(3)则蕉亦默默静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爱莲说》)

__________

(4)以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待,守候;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__________

填序

 

13.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4.《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4分)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5.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16.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3分)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7.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

【分析】本题在以“雨打芭蕉”为中心的材料阅读题,给出有关芭蕉的古诗文与相关介绍的资料,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与推断能力、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句子的赏析能力、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探究能力。
材料一参考译文:
    芭蕉这东西,叶子大而空虚,承受雨水时会发出声响。落雨时,随着雨水落下的快慢、疏密,蕉叶能够无差别地发出相应的声响。然而芭蕉哪里会发出声响,不过是借助雨水滴落罢了。如果没有雨水,那么芭蕉也只能默默地立在那里。如果芭蕉的干不是空虚的,即使有雨水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之所以可以听蕉,是因为芭蕉与雨水能互相配合啊。芭蕉是静物,雨水是流动的,一动一静相互作用而产生声响,声响与人的耳朵又能相互作用。于是发出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细听如同僧人在堂上诵经,如同渔人敲榔,如同倾倒珍珠,如同骏马嘶鸣,听到这些声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归于听蕉者能够独有妙想。
      长洲胡日之先生在庭院里种下许多芭蕉,等待雨水到来,因此堂名“听蕉”,因此他或许能够对动静之机有所体会吧。

【解答】1)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与推断。
①给出“承”的甲骨文写法,像一双手托起一个人的样子,可理解为“承受,接受”。
②要求参考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来推断。“狐假虎威”本义是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力吓走了群兽。“假”指借、凭借。
③要求运用课内迁移法推断,“亭亭净植”意思是笔直洁净地挺立着。“植”意为竖立。
④要求用查阅读词典法,可将三个义项代入句中去推断。只有义项B讲得通,句子意思为:用来等待雨的到来。
2)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首先找出文中符合题意的句子,然后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文中直接表现蕉和雨“相能”的句子有“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曷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根据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去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阅读画线句子,可以看出其连续运用了拟声叠词及一系列的比喻,这些比喻句又形成排比,将原本单调乏味的声音表达得顿挫扬抑,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抓住这一关键内容,指出喻体的具体所指来展开具体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与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此诗中的深重愁绪,注意理解大意,抓住关键词来分析。阅读诗歌,首句写诗人在秋夜睡梦中听到了屋外的雨声。“天涯此夕叹飘零”表现屋外的秋雨勾起了诗人的天涯飘零的孤寂愁绪。接着“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两句,以“肠断”表现诗人愁苦的程度,并指出了这种声间之所以会“肠断”,是因为雨水打落在了芭蕉上,可见这种声音的凄惨程度。据此可知,作者借雨打芭蕉,来表现自己飘零天涯的愁苦。
5)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归纳概括。根据材料一所给的《听蕉记》一文的内容,可知雨打芭蕉会发出不同的声响,这些声音细听如同僧人在堂上诵经,如同渔人敲榔,如同倾倒珍珠,如同骏马嘶鸣……声音能引发听者无穷的想象。材料二所给的诗歌,则表现芭蕉可以是古人某种情思的寄托;材料三“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可见种蕉是一种高雅的表现,听雨打芭蕉更是一种高雅的行为。
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探究。根据第五题的解答,可知雨打芭蕉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自然之声,它的声音能引发无穷的想象,能寄托人们的不同情思,是种植者、听声者高雅志趣的表现。这些都是“雨打芭蕉”成为古典意象的关键,分点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1)①接受,承受   ②借,凭借   ③竖立   ④②
2)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3)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
4)通过“天涯”“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
5)雨打芭蕉有独特的声音美,启人遐想;雨打芭蕉动静相能,让人有所得于动静之机;雨打芭蕉之声让人闻而生思,借此舒怀,寄托幽微之情思;芭蕉尤宜于雨中观赏,“听蕉”是一种有韵味、雅致免俗的生活方式,所以深受喜欢。
6)雨打芭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们对清新雅致生活的追求,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是一个极富美感和韵味的古典意象。

五、探寻笔记世界60分)

18.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笔记: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有摘抄、批注、写提要、写心得、做思维导图等方式。

写作对象

写作目的

文本类型

参考角度

任务一

班级同学

分享

叙事类

做笔记的经历和感悟/用笔记、读笔记的发现……

任务二

不愿做笔记的某同学

说服

书信

笔记的重要性/做笔记的乐

趣/对笔记的辩证思考……

任务三

刚进入初中的弟弟

提供信息

说明类

如何做笔记/如何用笔记/做笔记的误区……

【写作提示】

①围绕“笔记”这一话题,选择一个任务。

②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依据文本类型,可借助“参考角度”栏进行构思,也可另选角度。

③“任务一”也可以选择文学创作。

【写作要求】

①自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本篇材料的中心话题是“笔记”,根据图表中的不同任务,结合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体类型进行写作,行文时选取自己最有感触的一个任务来写,注意文体类型一定要特征鲜明,文章的构思,可以参考图表中所给出的角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感悟,另选角度。

【解答】读书笔记的种类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读书笔记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四大类:
   1、摘要式。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心得式。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4、记载式。
  (1)笔记本。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和日后查阅。
      (3)卡片。好处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点评】本篇说明文主要介绍“读书笔记的种类”,作者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门别类地介绍了读书笔记的四种类型,作者说明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内容丰富,让人一目了然。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浙江,温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卷,中考数学试卷,莲山课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165098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今日推荐

数值分析全册完整课件.ppt

计算方法,数值分析全册完整课件,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数值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钟尔杰,黄廷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参考书,数值方法,版,第三版,著,电子工业出版,数值分析,第四版,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编,清华大学出版,计算方法,第,